硬筆書法需要輕靈,輕刷及彈挑用筆,
且需要有高的悟性,
才能由毛筆書法轉化為硬筆書法。
許多毛筆小字高手未必能將毛筆的功夫轉化到硬筆書法,
原因在於不看重一個關鍵核心問題:
【毛筆與硬筆在筆性上的差異】
克服此難題,就要從墊布和輕靈用筆下手。
如果明白上此一點,
就可以【開心好玩、安靜、極輕、極鬆、增加悟性,不是增加努力】的心態,
加上每週三次,每日40分鐘練習,
三年就可以有五成的輕靈功力,
學成此【逸筆草草,輕筆揮就】的功夫了。
壹、先說毛硬筆兩種書法之相同或相似處:
一、章法、結構法則皆同。
二、筆法的含意相同,唯硬筆之用筆受限,所以筆趣減至甚小。
三、執筆法則是虛活圓靈,五指齊運兩者相同,無論在毛筆的雙鉤或單鉤法、硬筆的單鉤執筆法,幾乎皆同。
四、運筆法與小字毛筆書法的運腕及運指之應用大致類似。硬筆用筆之運指功能多於毛筆小字之運指功能。
五、一樣需要經由三層次進階到高處優美境界,
1. 字跡強,是因懂得【輕靈用筆】。 惟輕功才能駕馭其筆,心筆合一。
2. 達於【澀、勁、勢、速】之輕功的境界,彈、刷用筆,自在自如。倘能達到高度輕靈運筆,心筆合一,則逸與靜必然存在。
3. 達於【逸筆草草,輕筆揮就】的上層功夫,是毛筆輕功的高度表現,也是硬筆書法的最高境界。 無論你已達到上三項中何種境界,能夠快樂寫字,是有能力的一種表現。
貳、寫好毛筆字,卻寫不好鉛筆字的關键因素
一、沒考究筆性、紙墨之不同,以致執筆運筆自然不同
為何一般紙筆在善毛筆書法者手中,會不聽使喚?由於
1. 執筆方式不同:筆斜角度不同,毛筆近乎垂豎,硬筆約45-60度。
2.運筆法不同:毛筆運筆法之主使者是中樞神經,而非手指肌肉。運用上言, 大字運肩臂肘,中字運肘與腕,小字運腕與指,且超小字之豎筆之關鍵主使在中指。 硬筆運筆法之主使者也是中樞神經,也非在手指肌肉。運用上以五指齊用,活用腕關節是關鍵所在,拇食中三指在前方駕馭者,末二指配合齊用。
3. 毛硬筆在小字用筆上的支撐點不同
硬筆字的橫線與旋轉線支點在腕關節的右側骨角上。而豎線的支點在右掌的手刀部位右斷掌紋以下至腕之間。
二、不了解【彈性不同的筆,其運筆細膩度、微妙靈敏度不同】
毛筆屬柔性,運筆壓紙彈刷輕盈,所以寫書法較為柔和順暢,用筆容易輕鬆自如,運筆功夫較為細膩,神經感覺也較為微妙而靈敏。反之硬筆字,實際上沒有毛筆之用筆這般細膩,但仍需要加上墊布,以增強其適應之能力,方能在彈性上表現得當,
三、不了解【硬筆因無筆鋒故需強化勢能】
硬筆之運筆上無廻鋒、藏鋒等多變化之筆法,只有側鋒沒有中鋒,所以筆法上因為全無筆鋒變化,所以特別需要強化粗細、深淺、挑鉤彈動、緩疾速度、刷筆等類勢速能量之變化。
四、不了解【二者在刷筆的壓度不同、澀度不同、滑度不同,運筆速度也不同】
1. 壓度不同:硬筆因沒有彈性,需靠墊布以顯示彈性作用,故在壓度上需要強大之變化。
2. 速度不同:硬筆之粗細變化必需靠墊布以增強彈性表現,在粗細變化上也需要靠速度與重輕來表現粗細之同。
3. 勢能表現的原因不同:毛筆書法用毛彈性、速度與壓度相加乘作用,以顯示勢能。但硬筆書法是靠墊布、速度與重輕來表現表勢能之變化。
4. 加強彈性變化:由於硬筆屬性較剛,彈性空間小,所以需要用墊布以加強彈性作用。
5. 加強刷筆與速度:一般人不知道不同筆性要用不同的刷度、澀度和速度,在軟性毛筆中也有分別,較柔的筆在柔紙上運筆較緩,較剛的筆運筆較快。同理,硬筆的使用上,6B鉛筆較柔,運筆速度較適中,反之,原子運筆速度較快。而且滑度越高的筆,運筆要更加靈敏而快速。
五、隨著習俗執筆用力,放棄【輕鬆與靈敏運筆】這關鍵要訣
一般習俗以為用力才有力,其實這樣作的結果是僵化阻塞、不能流暢。
毛筆的運筆本是輕靈,用意不用力,但竟被不懂書法的人左右,捨近而求遠,
丟棄毛筆書法的功夫而不懂得運用,以致放棄了輕靈用筆,
也就失去了硬筆書法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