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永」字八法的書法教學歸納有四點:

 

(一)不具楷書筆法完整性。(二)不適合初學楷書之用。

 

(三)不易在短時間見效。(四)照永字八法說明則難以理解。

 由上述之說,可獲知「永」字八法其運筆之架構,較適於筆畫平正之的章草,而較不適用於筆法平穩、運筆動勢緩和、結構均勻搭配的楷書。

   壹、永字八法的由來與歷史傳說

一、「永」字八法到王第七代子孫智永和尚,智永攻書廿七年,授永字八法於虞世南,乃以此法廣授諸習書者。

 二、蘭亭序首句「永和九年」的「永」字開始師法。

 三、溯源於唐太宗時設弘文館,集京官五品以上24人研習。

 四、唐朝張旭大力推廣永字八法,傳徒顏真卿、柳宗元、徐浩、韓滉、崔邈、韓方明等八法頌,後人逐漸接受。

 五、李陽冰言:「逸少功書多載, 十五年偏攻永,以其能備八法之勢,能通一切字也。」對「永」字八法推崇至極。

 貳、永字八法以事物動感比喻筆勢筆意

 第一法「側」:即是點,指左顧右盼,如目之眉,有向有背,欹側不平之勢。宋姜夔說:【點者,字之眉目,全藉顧盼精神,有向有背,隨字異形。】

  第二法「勒」即是短橫畫,勒指馬銜,勒馬繮繩之勢,逆勢斂控筆端,遲澀用筆。

 第三法「努」通【弩】即豎畫,指不可過直僵化,如弓臂之曲勁張彈,力撐千斤。

 第四法「趯」即是鉤,趯為踢足,猛然發出,不可勢緩。

 第五法「策」即是向右斜上小橫。策指揮馬鞭,寸勁逆勢用筆鋒,使筆不可重。

 第六法「掠」即是左下撇,掠指梳頭髮,勢快而澀,意至撇畫末稍,不可輕浮,

 第七法「啄」 即是右上撇,如鳥啄物,急出為優。

 第八法「磔」即是捺,磔指用刀刃割裂牲畜,沈穩順勢而下,至沈勁處勢變疾出。

 參、永字八法釋意與衛爍、王羲之解釋不同

  以第一法「側」為例:即是點,指左顧右盼,如目之眉,有向有背,欹側不平之勢。

 宋姜夔說:【點者,字之眉目,全藉顧盼精神,有向有背,隨字異形。】

 衛爍《筆陣圖》云:【,如高峰墜石。】

 王羲之說:【夫著點皆磊磊似大石之當衢,或如蹲鴟,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栗子。】

 王羲之師衛爍《筆陣圖》云:【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丿,陸斷犀象。“*(戈畫)”,百鈞弩發。“ 1”,萬歲枯滕。,崩浪雷奔。橫折鉤,勁弩筋節。右七條筆陣出人斬斫圖。】

 肆、【永字八法】在楷書的筆法上缺乏全面性

 永字八法運筆法是側(點)、勒(短橫)、努(豎畫)、趯 (鉤)、策(右斜短橫)、掠(左撇)、啄(左短撇)、磔(捺)等永字八法在楷書基本十三樣筆法裏只佔六樣,十三筆法分別為「點」、「橫」、「豎」、「撇」、「捺」、「左鉤」、「右挑」、「圓轉」、「折」、「戈」、「橫戈(己鉤)」、【心鉤】、【豕鉤】十三樣筆法。

 單就【點法】來講,就有十三種不同寫法,分別為:「直點」、「長點」、「勾點」、「平點」、「啄點」、「挑點」、「微點」、「向左點」、「向 右點」、「向上點」、「曲抱點」、「兩向點」、「左顧右盼點」等。 

關於「雙點」又可分為: 「左右點」、「上下點」、「同向點」、「相向點」、「相背點」及 「帶下點」等六種。

 關於「三點」又可分為:「上合三點」、「下合三點」、「下開三點」、「系 部三點」、「中橫三點」、「水部三點」等六種。

 關於「四點」又可分為:「背四點」、「聚四點」、「連四點」。

 關於連四點又分為中橫四點、下四點、內四點)等三種。

 伍、歷代書法重視傳承口傳面授,

    非傳承者難以理解永字八法真意   

光從【永字八法】之表面難以理解領悟,盲點眾多,誤解重重。

 

陸、學楷書筆法的方向

     學楷書筆法之初重點在【橫、豎、撇、捺、點】,稍佳則學【鉤挑】筆法,但不需要去單學「永」字八法,以免費時費事,又不周全。因為「永」字八法的

(一)不具楷書筆法完整性。

(二)不適合初學楷書之用。

(三)不易在短時間見效。

(四)照永字八法說明則難以理解。

 

柒、書法教學最初以有趣篆隸為最佳選擇

 (一) 初學最好從篆隸開始,幾週後轉到楷書。

     篆筆法重在橫豎之鋒藏與圓轉,用筆容易。隸書重在八分筆法,雖有燕尾,但也是藏鋒收勢,用筆容易,學習者不易心生畏懼,反覺有趣。

 (二)、從文字繪開始

 1. 以簡易形象符號來解析漢字,以字作畫和字畫相通之原理,析字理、聽故事、畫圖畫,將寫字課變成智趣之旅,引導樂趣。2、智慧教法:妙趣練字:開發先天靈慧,讓小朋友迷上寫字,趣悟字理,練筆修心3.,配合音樂,使身心安靜,不分格子,不做字奴,看圖解字,以字作畫,字畫相通,追尋字源,吸納經典;以字啟智人正筆正,練字練人,受用一生。

 (三)、教學重點

 1. 先以簡單文圖為教材。從圖像上開始練習,簡單易學引發興趣。以圖像式的象形文字,如大篆中鐘鼎文或簡易圖像,啟發圖象記憶。

2、先描摹,後臨摹字或畫可用6B鉛筆來描摹,以描圖紙(近透明狀)來描小字,    或用毛筆沾墨來描摹,以單光紙為材料,描摹圖或字。描摹有樣者,可以開始練臨摹。

3、常換各種教材:在一個約一小時的課程中,要靈活多變,適性變通,無受拘泥,先字後畫,或者先畫後字,畫要多方向多變,只要能啟發引導都可以。

4、姿勢要好:執筆,鉛筆執筆法姿勢重在虛空而靈活,一開始就當正確,執筆不可用力。也千萬不可用力書寫。否則,一旦錯誤終身難改。

5、毛筆大字畫優於鉛筆小字畫:毛筆寫大字畫,視覺效果遠強於鉛筆小字小 畫,小孩的視覺訓練,必要從大練起才能快樂學習,突然學習小字畫,即苦又無效率可言,簡直是自找麻煩。

 6、毛筆站立書寫為優:坐下寫字畫,不如站立來得開展自由,氣度、神采也較宽宏。

 

補充:

 一、 從晉衛 夫人的筆陣圖,談「永」字八法適用度之定位王羲之師衛夫人是史書所記,惜乎其墨寶遺跡未存,幸有筆陣圖傳世。筆陣圖對六種用筆法中曾言 :

「結構圓備如篆法,飄飄灑落如章草,凶險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飛 白,耿介特立如鶴頭,鬱拔縱橫如右隸。然心存委曲,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

  由上述之說,可獲知「永」字八法其運筆之架構,較適於筆畫平正之書寫的章草,而較不適用於筆法平穩、端正有方,講求結構上必須均勻搭配的楷書。

 二、楷書的寫法:這自然是「永字八法」了。解釋如下:

 第一法「側」:即是點,指左顧右盼,如目之眉,有向有背,欹側不平之勢。

 第二法「勒」即是短橫畫,勒指馬銜,勒馬繮繩之勢,逆勢斂控筆端,遲澀用筆。

 第三法「努」通【弩】即豎畫,指不可過直僵化,如弓臂之曲勁張彈,力撐千斤。

 第四法「趯」即是鉤,趯為踢足,猛然發出,不可勢緩。

 第五法「策」即是向右斜上小橫。策指揮馬鞭,寸勁逆勢用筆鋒,使筆不可重。

 第六法「掠」即是左下撇,掠指梳頭髮,勢快而澀,意至撇畫末稍,不可輕浮,

 第七法「啄」 即是右上撇,如鳥啄物,急出為優。

 第八法「磔」即是捺,磔指用刀刃割裂牲畜,沈穩順勢而下,至沈勁處勢變疾出。

 古之書法學者多談及八法,溯源於唐貞觀元年設弘文館,集京官五品以上有書法根基者廿四人研習之,智永時攻書已廿七年,曾創永字八法,授於虞世南,乃以此法授諸習書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