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保養毛筆
一、毛筆清洗法:
寫字前沾清水,擦乾筆尖。洗筆時要認真洗筆根,壓度稍重才能到筆根部位,約壓200下就好,每次洗筆約花1分鐘。洗好擦乾或吊掛好。
二、筆毛開岔的原因:
1. 筆毛購筆時就已經不齊且開岔,與製筆者的功夫和能力有關。
2. 用筆後開岔的原因
若是筆用過沒洗,以致墨乾毛硬如石頭,則以後筆根的墨無法徹底清除,如此數次以後,筆根的墨積成硬塊。大多數人會沈水數小時使墨塊軟化,這樣作必使筆根的墨塊腫大,以致筆根成空心,筆尖成開叉現象,這時毛筆就很難救了。
3. 救法:很難救,經常不會成功。
續流小水於筆根,用牙刷刷筆根,邊刷邊轉筆桿,輕刷筆根部,使筆根減少墨塊沈積。
三、忘洗墨,筆乾毫硬
使筆毫浸清冷水中,筆杆不可浸,否則筆頭易掉下來。不可洗肥皂,以免筆毫脂質全然清除變脆,反使筆毫易斷。若是有洗不淨的墨日積月累於筆根時,則浸冷清一小時即可,過久,這時筆根若沒全解散墨來,筆腹空虛,反而更易全壞。
四、 吊掛與收藏
平時不用則擦乾,吊掛於筆架上,要通風除濕防霉。若久不用,則放樟腦丸或沾雄黃酒。
貳、 毛筆選用
一、尖齊圓健
明屠隆指出:【製筆之法,以尖齊圓健為四德。】 1.尖:指筆毫潤濕後聚攏,筆鋒末端要尖,才能筆筆傳神。 2.齊:筆亳開後毫尖平齊,達萬毫齊力效果。 3.圓:筆肚圓滿,毫毛充足。筆肚圓滿,含墨量大,運筆圓轉如意。 4.健:筆腰挺健富有彈性,運筆才能提按自如。
二、篆隸有柔毫、楷行草用兼毫
筆性依書體而定
1. 篆隸體用柔多的筆,長鋒羊毛筆。
2. 行草用較中性的筆,或長鋒羊毛筆
3. 楷用較中性的筆。魏碑體用較剛的筆,或筆腹飽滿,吸水量強的筆。楷書體中,以歐柳文三體較剛,以虞褚較柔,趙體柔硬皆可,各依其性選筆。
三、不買不良品牌的筆
1. 許多人去大陸就買筆,幾乎都是劣品。大陸商人常以劣品裝上好的包裝來賣給觀光客。
2. 台灣的天成與大商場批發到處都是賣劣貨的毛筆。即使一隻毛筆300元,也幾乎都是賤劣品,不可上當!
3. 不買筆腹柔而筆尖硬的毛筆,此筆難以駕馭,每折轉都易出突兀尖角及分岔。
四.不可迷信價格
1. 筆杆華美不見得是好筆,經常不是。
2. 價值昂貴不代表就是好筆。
3. 不懂筆性時,只好去專賣店問。但事實上,只有書法家及好的書法老師才知道什麼筆最適合來寫什麼字體。
參、 使用毛筆
一、 新筆到手:
大陸筆漿糊多,以冷清水浸筆頭,不浸筆杆,自然散開不強令其開。台灣的毛筆少漿糊,故能手捻筆尖就開了。筆要全開,不可半開。
二、 舔墨
舔墨當全舔,不可半舔。筆舔少墨,則墨少濕潤,如此寫字則乾濕潤澤缺乏變化,神韻必然顯得低淺。舔墨刮硯時,要使筆垂直,稍斜10度。不可平刮其墨,使墨溢上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