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書法被稱書聖,非僅唐太宗一人的推崇而已,而是歷代眾書家的一致尊崇。其書法飄逸超塵的天才神韻,世人難學。至於歐顏柳的用筆功夫,則好學得多。歷代書家臨學各體,容易學好柳字、歐字、顏字,但真能寫出王羲之樣的人少之又少。(但蘭亭序是容易臨學的,因為蘭亭序是其七世孫智永的臨寫作品,其筆法與智永千字文甚像,故而易學。)

壹、王羲之楷書的飄逸超塵、靈動高妙

    王羲之字飄逸、運筆輕靈流暢、怡情雅性、筆法高妙生動。

一、楷學鍾繇:鍾繇為帖派第一位超級大師,為正書之祖,字體靈化,飄逸若仙,字跡靈動,變化無窮,備盡法度,歷代稱之妙絕。

學他者:王羲之、蕭子雲、祝枝山、王寵、傅山等歷代名書家。

二、王羲之字跡:字溫雅疏澹,寬博淳厚,質樸逸靜。歷代大書家,幾乎無人不臨摹。最適合學習的楷書名作:黃庭經等。

三、學王的名家

  1 智永:靈動自由,流美為尚,筆法盡變化之妙。

  2.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繼王羲之後,儒雅風貌,無人能及。

  3. 褚遂良之雁塔聖教序:妍美如嬋娟,

  4 薛稷的信行禪師碑:用筆纖瘦,疏通流暢。與褚字相去不遠。

  5. 趙孟頫:王羲之復古派的第一人,秀媚清勁,雅健洒落、純和奇偉、入古出古,頗得新意。著名:小楷道德經。

歐陽詢楷體嚴峻,固守樣式

  歐陽詢:除九成宮醴泉銘之清勁秀健外,勁險方厲、稜角如矛戟。歷代學歐的書家,除其子歐陽通外,無人要固守他的樣式,因為他的字窮極固守樣式,學他的人人人求變化,如柳公權、蔣中正等多求變化。

、顏真卿楷體雄偉磅薄

 顏真卿:端莊雄偉、大氣磅薄、方整茂密、拙勁豪宕。

顏真卿書法中最優不在楷,而在行草書,其中以【裴將軍詩】【蔡明遠帖】、【竹山堂詩】、【劉太沖帖】、【祭姪稿文】、【湖州帖】聞名,其中以【【裴將軍詩】【蔡明遠帖】、【劉太沖帖】最有具有豪邁的特徵。

學顏的書家甚多,學得好的也很多,如:宋朝蔡襄,曾書泉州萬安橋記幾近顏本人書寫。元代耶律楚材書跡似顏,筯筆功力甚佳。清朝劉墉、翁同龢、譚延闓等。

、柳公權楷體骨耿特立

 柳公權體取歐顏融合一體,骨鯁氣剛、耿介特立。初學者學之難脫重頓惡習。米芾認為顏柳為惡札,歷代學柳的書家不多。

、初學者為何不學王羲之楷書

原因如下:

一、    鍾繇與王羲之楷書的境界高妙,必須懸臂而書寫,一般初學者輕功不好,難以懸肘,所以不敢學。

二、    鍾王楷書靈動玄妙,深奧難領悟,一般人視覺不佳,難看出其高妙之處。

三、    歷代大書家幼時大皆學唐楷,但至功夫到位,乃返學鍾王,以至成家。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宋米芾以提腕靠肘執筆,自稱刷字。運筆快轉如拖刀,這是提腕時運指運腕的特色。

錄影:

郭群峰書法教學:米芾書寫法=靠肘的腕轉刷功(201006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3LfQFXqfbM

郭群峰書法教學指引靠肘運腕之運筆技巧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zRw2Y6K_8

書法靠肘提腕寫中字行書(詩一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KUTXNhzXg

書法的高度輕功(大筆輕輕寫,大筆寫小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JGHKbxGEas

 

說明:

許多人靠肘後又靠在左手掌的背上,這是錯誤的。宋朝米芾教鄰舍小孩靠左手背,是為了寫小字才這樣作。至於中字或大字,提腕就好了,不需靠左手背。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隸書在用筆與字體上需多求曲意,用筆曲意盛,則形體隨之變化萬千,造形勢態多變,結構漸入佳境,求其緊鬆變化,自由度越大,則為創意高手。

  舉例如石門銘,臨之則用筆曲折百態,是用筆之絕佳學習的對象。方圓並用、曲意流轉,側鋒甚多,追求雄強挺勁、妍美遒麗,成【奇峭博麗】的獨樹一格的格調。善用方筆,行筆戰掣緩行,從斧鑿、風蝕雨沏中得自然參悟。其澀筆緩行,有如老樹盤根,展現飽風霜後散發頑強生命力,表現方剛勁拔的神采。

 石門銘筆法:顫筆,也稱【金錯書】 

 開始稍練顫筆,不可太多,一月一次即可

 金錯書用一筆三過之法,顫掣乃如書法。凡寫衣服、手足、木葉、川流諸處,皆若顫動。線條須力求流暢自然、曲折有致,不可流於折若鋸齒、曲如蚯蚓。顫筆由國畫中的線條演變而來,其線如遒勁如寒松霜竹.稱【金錯刀】或 【金錯書】。要使我順筆性,筆隨我勢,兩相得則兩相融,而字字妙處從之而生。

下筆老重可救輕靡之病。然一味蒼辣,又因藥發病,常使意為筆蒙則意闌,筆為意拘則筆死。

要使秀處如鐵,嫰處如金,方為用筆之妙。

當知抖筆(顫筆),是險筆、奇筆、生筆,也可能是呆筆、死筆、弱筆,其界線模糊。鑑賞者不能僅憑一筆定好壞,需識其全作品之筆墨、章法、神韻,才能定其優劣。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成語出自

˙張彥遠˙法書要錄˙˙晉.王羲之〈題 衛 夫人筆陣圖後〉:【昔宋翼常作此書,是鍾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見繇,潛心改跡,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

 

唐代韋續《書訣墨藪》:【每畫一波三折筆】來形容宋翼的書法。

 

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鑒》載:【宋代唐希雅學南唐後主李煜金錯刀書,有一筆三過之法,雖若甚瘦,而風神有餘】。

 

明代豐坊《書訣》載:【鍾繇弟子宋翼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

 

貳、沈尹默解析【折】字的意義

 

沈尹默先生對顏真卿《述張旭筆法十二意》所作的解讀。顏真卿的文章

【又曰:「輕謂曲折,子知之乎?」曰:「豈不謂鉤筆轉角,折鋒輕過,亦謂轉角為暗過之謂乎?」長史曰:「然。」    

 

「曲折」,蕭衍文中作「屈」,是一樣的意義。真卿答以「鉤筆轉角,折鋒輕過」。字的筆畫轉角處,筆鋒必是由左向右,再折而下行,當它要到轉角處時,筆鋒若不回顧而仍順行,則無力而失勢,故鋒必須折,就是使鋒尖略顧左而向右,轉而下行。《九勢》轉筆條的「宜左右回顧」,就是這個道理。何以要輕,不輕則節目易於孤露,便不好看。暗過就是輕過,含有筆鋒隱藏的意思。

 

參、漢隸及魏碑楷書常用一筆三過折法

 

清朝人對漢隸與魏碑的筆法練習,常用筆顫掣波發筆道。筆法以走走停停書寫,切勿故意抖顫,反成拘攣僵化。

     隸書在用筆與字體上需多求曲意,用筆曲意盛,則形體隨之變化萬千,造形勢態多變,例如石門銘,臨之則用筆曲折百態,是用筆之絕佳學習的對象。方圓並用、曲意流轉,側鋒多。善用方筆者,行筆戰掣緩行,從斧鑿、風蝕雨沏中得自然參悟。其澀筆緩行,有如老樹盤根,展現飽風霜後散發頑強生命力,表現方剛勁拔的神采。學習開始當稍練之,不可多,一月一次即可,多則易拘攣成習。

 

《談薈》:【南唐李後主(煜)善書,作顫筆摎曲之伏,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

《宣和書譜》:【後主又用金錯刀法作面,亦清爽不凡,另為一格法。後主金錯刀書用一筆三過之法,晚年變而為畫,故顫掣乃如書法。】

 

 

肆、其他說法意思接近

 

說法一: 落筆藏鋒為第一折;提筆轉鋒頓挫引筆為第二折;回鋒收筆為第三折。作書忌順筆平拖,而點畫經過三折,始能圓滿渾成。

 

說法二:每畫一波,常三過折筆的意思;【收縮】,即北宋米芾【無垂不縮,無往不收】說之略稱。

運筆切忌直來直去,缺乏內含。

清代包世臣《藝舟雙楫》曾舉例:【學書如學拳,學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對骨,出手起腳,必極筋所能至,使之內氣通而外勁出。……若徑以直來直去為法,不從事於支積節累,則大謬矣!】

 

說法三:波指書法中的捺筆,折指轉換筆鋒方向。

【一波三折】就是每一捺都要轉換筆鋒方向三次,意謂字體的筆畫曲折多姿。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學楷書難學行書的原因

 

一、        執筆太重太僵,難以輕柔旋轉。

 

二、        碑楷及歐柳顏的楷書體,都是用筆固定招式,為求隱定度,學習者大都靠腕、靠肘,所以更難以使轉。

 

三、        要學使轉,最少必需提腕靠肘運腕旋轉,最好是懸臂凌空,則容易善於使轉與律動。

 

四、        行書善於流暢,運筆需有彈動,重視律動與節奏。

 

貳、行書執筆要點

 

一、鬆圓執筆、輕靈用筆,提腕或懸臂才能輕靈。

 

二、高懸執筆法則:懸空使臂,切不可用腕,則更加空靈,輕靈飄逸,以致心筆合一,空靈而溫靜,乃為書法至高明執筆法

 

三、提腕運腕法則:靠肘虛腕,橫線與曲線用腕轉,豎線用指伸縮上下來返。提腕者需善於用腕。

 

參、學習行筆流暢的訣要

 

一、流動線的末稍要輕要慢,快則輕挑,收尾要穩而虛,不可急燥草率,需要溫和緩慢行筆。

 

二、撇畫尾部的粗變細尖,捺尾部粗細變化,要慢細勻稱,不輕忽隨興,當特別細心和耐心行筆。這是帖派(王羲之為主流)書法之關鍵筆法,也是美感所在。

 

三、 凡線之末尾都不可粗糙概,慢些。此點你進步很多,還要繼續認真進步。

 

四、凡頓點鉤,頓點,則缺少輕細膩感。這點必需極輕,也是進步與功夫之關键。

 

五、彎鉤或點鉤時,不可先成為一線再折鉤:而需圓轉變粗,非急速頓重,而是逐由細粗,圓轉後逐漸提筆成尖鋒。是緩緩逐重,次而漸彎轉向,再漸變細提筆,才右變細挑起,或左變細鉤起。

 

六、注重流動線:橫或豎筆之末尾,都是由粗變細尖,是流暢性筆法,也是王羲之帖派的標準形式,這是書法之所以有美感所在之一。美感在於,一是流動之牽帶線(映帶線)二是線之頭尾都是由細變粗、由粗變細。細粗變化之能耐,就是輕功的功夫。這功夫不可能由肌肉力主導,而是神經所主導。唯有放鬆所有肌肉,才能練成。

 

.壓筆不可重,注重筆尖及筆末入鋒及出鋒要極輕盈,凡王羲之等類帖派行書當求入鋒出鋒,八面出鋒,才能飄逸自在。注意使入筆和出筆的尖細部位更清楚細膩,且富彈性。

 

重視行氣:行氣若不順,如大小不合,參差不齊,零亂不協調等。每行字的上下要有一貫的【行氣】,如流水般的連綿一致感,上下相通,形成上下的默契,不可有上下字字獨立不合作、不相關的現象。每寫字,總要注意全篇的感覺,用全篇的感覺來寫每一行或每一字,甚至每一線,這樣你的靈感才會很好。這就是練成天才的關键原因。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漢末魏晉之際,八分亦稱【分書】、【分隸】。

晉衛桓的<四體書勢>中說:【鵠弟子毛弘教于秘書,今八分皆弘法也。】

 

壹、隸書即八分書,為分辨釐清從漢至唐【楷隸不分】而取名

    近來啟功考據是準確說明隸書是:【用在石刻碑碣上的渾號】。

漢末至晉間,人們生活中常用隸楷之間的字體或楷書,當時也都叫隸(),(唐人稱楷書為隸書)用筆都不作蠶頭燕尾,唯在碑碣上時才寫完全的隸書,【八分】之名是為表明與時人平常所用的隸書有所分別。

衛敬侯碑陰文記載:【群臣上尊號奏及受禪表,并在許繁昌尊號奏鍾元常(鍾繇)書,受禪表衛顗(夫人之祖),並金針八分書也。】

<唐六典>卷十:【四曰八分,為石經碑碣之用。】

鍾元常(鍾繇)書:是楷書的第一位大師,用筆輕靈,神韻極佳。

    受禪表衛顗(夫人之祖父),也是楷隸之間的書體。

 

貳、       史上對八分書體有其他不同說法

一、   八分是篆隸之間的過渡書體,為王次仲所創

       唐張懷瓘的<書斷>引用<序仙記>說:【王次仲變蒼頡書為八分,在篆隸

       之間。】

二、   認為隸之後才有八分,是誇張的隸書或隸楷之間的書體

       南齊蕭子良雲:【靈帝時王次仲飾隸為八分。】

三、   八分書被擴大解釋到包括初期的楷書

   唐張懷瓘<書斷>一書中,把書體名臣毛弘、張昶、王羲之、王獻之等列  

   為八分書體【能品】、【妙品】的作者。

 

參、       八分被取名含義

大多數人相信八分是依字體的左右相背規律而取名。據唐張懷瓘說:【蓋其歲深,漸若八字分散,又名之為八分。】

其他說法:

一、依長寬比例來取名

北朝王愔說:【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二、從書體數目而定名

宋郭忠恕說:【書有八體,漢蔡邕以隸作八分體,蓋八體之後又生此法,謂之八分。】

三、經考證為偽託的另一種說法

漢蔡文姬轉述其父蔡邕的話:【割程邈隸字八分取二分,去李斯篆二分取八分。】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隸書

1. 特徵:【蠶頭燕尾】、逆入平出、出鋒帶上挑之勢、點畫顧盼靈動。

2. 感覺:結體扁平、左右橫展、神姿靜中見動。

各碑有很大的差異:

方勁古樸類:張遷碑、鮮于璜碑、

飄逸勁秀類:曹全碑、孔宙碑、朝侯小子殘石。

端莊凝煉類:禮器碑、史晨碑、

遒勁宽博類:乙瑛碑、

奇縱姿肆類:石門頌、西狹頌、

敦厚雄渾類:衡方碑、郙閣頌。

3. 求曲意盛

隸書在用筆與字體上需多求曲意,用筆曲意盛,則形體隨之變化萬千,造形勢態多變,結構漸入佳境,求其緊鬆變化,自由度越大,則為創意高手。

舉例如石門銘,臨之則用筆曲折百態,是用筆之絕佳學習的對象。方圓並用、曲意流轉,側鋒甚多,追求雄強挺勁、妍美遒麗,成【奇峭博麗】的獨樹一格的格調。善用方筆,行筆戰掣緩行,從斧鑿、風蝕雨沏中得自然參悟。其澀筆緩行,有如老樹盤根,展現飽風霜後散發頑強生命力,表現方剛勁拔的神采。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學歐字容易緊張、指頭僵酸痛累

     對喜歡放鬆安靜怡靜修身的人相當不利

特別是靠手腕的人會更嚴重明顯僵化,如果以左手枕右手腕會稍為和順些,

如果提起手腕來書寫,則會容易改善這種情形,以上都是運指用腕轉的運筆方式,屬於書寫小字中字的寫法。

初學者若要領悟高,修養高,則首先當以書寫大字為佳。此時當先站立提肘書寫。若坐下提肘懸空也可,但鬆靜感受會少很多。

坐下靠肘學書法是唐朝以後的人寫小字的作法,因為寫小字為日常生活的必須作法,所以從唐宋以後,靠肘是人人必須會的寫法。

但書法以懸空靠肘為最佳的方式,因為懸空所以能達到【空虛靈活】的極至,容易進入書法的飄逸空靈之氣,在靜身養心有極佳的品味。

                                                                       

二、      學歐字容易瘦硬僵化,缺少溫潤

歐陽詢筆力險絕勁利、瘦硬精密,森然雄強如武庫矛戟。學其寫的「虞恭公溫彥博碑」及「皇甫誕碑」容易險勁、縱長緊結,骨力外露,缺少溫潤,因為這是歐陽詢筆法本色。

三、      如何達于溫潤平順帶飄逸之氣

    學歐字要以王羲之和虞世南的溫潤、褚遂良的妍媚來中和,並削去其剛硬銳氣,字體才能和順自然。

如傅心畬的楷書就是一個最佳美的例子,他化歐柳字為平順。

而汪兆申的楷書很美,他是歐體褚骨,美俊自然極了。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法字形體和筆順可以改變嗎?

首先你說的字形體改變或筆順改變,都不算是書法上的創新。因為無論字形或筆順的改變,只要在書法的合理範圍內,都是自由的。就如書史上【必】字有三種筆順,【飛】也有六種不同筆順,這都是古人常用的平常事。只要你發明新筆順與新字形,發明得合理就是可以的,這些本來就是自由的,但還算不上創新。

  先回答你的問題

一、                你想要自學書法行書,又想改變行書字體。若想改變外型結構,這是可以的,而且人人都會不自主地作改變。只要你的書法程度越高,就能寫得越合諧。但若要作大變動,則除非在篆書或隸書中有所根據,否則是不能成立的。

關於字體的變化與合諧分析如下:

1緊鬆合度與變化中之合諧。 2重量平衡與變化中之合諧。 3不平等分割與空間移動性。 4、橫勢、豎勢和側勢的交叉變化。 5、參差變化:一字二片或三片時參差不交疊,留白變化。

 

二、                寫草書能自創嗎?能,非只有書法家才能這樣做,人人都可以改變筆順,但這法則必需與古人的筆順法則合,否則會造成沒有人看得懂你寫的字。有時很微小的差異,卻變成了另一個字,在草書,此點是非常重要而嚴謹的。因為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壹、診斷是否創新

一、合乎創新規律:【對傳統的復歸而實現】。創新不是揚棄,而是復歸後的新生。

二、創新不是一種簡單後的再創造,任筆為體,聚墨成形,有膽無功,一任揮灑。

 

因此你說的字形體改變,仍不算是書法上的創新。

參考文章:

書法的創意與靈動智慧http://tw.myblog.yahoo.com/ku4714poi/article?mid=1622&prev=-1&next=1619

寫書法不學古人的字,如何有創意?http://tw.myblog.yahoo.com/ku4714poi/article?mid=1591&prev=1594&next=1588

創意、前衛與墨象書法意義與價值http://tw.myblog.yahoo.com/ku4714poi/article?mid=1935&prev=-1&next=1929

 

貳、書法上的創新

  一、認識經由臨摹而創新之路

   臨摹的意義

     1.  為去本色、磨滅本性,以造入古人堂奧。去蕪純青,得古人智慧營養。

     2. 增長眼力:  洗淨眼睜,看清古人筆法、結構、線條變化、神彩意韻之欣賞力。 

     3 . 傳承歷代書法精髓、思想和技法。 

二、臨摹與創變

1、臨摹儲備並激發自我創變書法的能量。 臨摹立定書法用筆功力與根基,使之具備創作基本能力。

2. 肯定臨摹不等於否認創作價值。  創作之難,難在基本功力與筆法的豐富度,豐富度越高,創作能力越強。

3、臨摹與自運的蹩扭感,是新舊不合所致。臨摹是為棄舊,棄舊才能革新。再者,不要怕你舊的優美會消失。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只要去蕪存菁,越來越乾淨、優美,壞東西自然被淘汰,人的智慧本就會如此。

參、      創新的意義:

 一、  在書法的用筆、結體;章法上進行突破。

二、   在審美意象上給人新的感受。

三、    作品須具備藝術生命力。

現代有許多無所謂式的【創新】很容易愚弄人,在思路上一直想著要創造的人,心態動機不純正,是為新而新。這樣的【新】是漂浮無根的,是沒有生命力的,沒有開花與結果,只有偶然性急似的表演性。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歐體跟柳體,各有其長處,不能論誰吃香。現代比賽都重其通達及變化能力,以往學一體可在比賽中長期勝出,現在不行了。不能通篆隸行草楷各體者及章法、墨韻、落款鈐印者,不被書法界認可。
2.學楷書非重視正,而重在筆法、筆意、神采。王羲之說:【不可平正】。求【正】在書法上是錯誤的教導。柳公權說的【心正與筆正】,是講筆意,不是講字形,其實柳公權的書法求的是奇變,恰恰反對【正】的說法。 3. 柳體難學,是楷書法最難學的了。初學者當王、趙、褚、虞、智永等,才能輕鬆愉快,學歐則難進入其妙處,學柳顏則易入牛角尖,難以領悟書法的基礎要領。 4. 學楷書後學行書,難。學行書再學楷,容易。 5. 學書法各體都有其相通之處,學之若有明師指引,則可以通其各體。 . . . 6. 柳體的特色在哪裡 ?柳公權體:取歐顏融合一體,骨鯁氣剛、耿介特立。

  執筆豎起,運筆逆入,再方折刷出,運筆求疾且澀,線性剛而挺立。形體多內緊而外鬆疏,善用穿插結體及欹側變化。 

7. 練書法學久未必能通達,點在於通其筆法、筆意,筆勢。唯有【鬆身、靜心、輕靈用筆】,加上明白書理、善於啟示的老師指引,才能廣通書法門徑。 8. 本人在暑假到嘉義開課,約在週三早上、中午或晚上,地點在學生家中。 9. 本人教各種楷書,字體不限,教柳體也絕無問題。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