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拙的起源於老莊思想

老子認為萬象出於天意,人必須歸於無為自然的意態,才能法放天道。他以【自然無為】為美,反對人為的造作,而為【無為】的創作。這【無】的哲學觀是東方藝術發展之特色的思想根源。在老莊的思想影響下,這極為深刻的內涵的影響之下,書法出現了不同於端莊、典雅的書風,而有【稚拙、樸素、飄逸、柔美】的特質。而樸拙是其中的質感之一。

 

飄逸是不被理性拘束,為人性自由的表逹,達到自由無礙的妙境。

柔美是老莊思想中的美是柔軟,如:【天下莫柔弱於水柔不勝剛,天下莫能行,….柔弱勝剛強】。莊子說【鑒止於水。】對於柔的作用不能低估,如【懷山裹陵、磨鐵削銅、抽刀斷水水更流】等寓剛於柔。草書中的柔美線條中含內在的剛韌,富有彈性。這也成為華廈民族的品格內涵。

 

貳、稚拙的含意

老莊強調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老子曰:【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敦其若樸,曠其若谷,混其若濁。】指不經過修飾,若初砍之木的原始屬性,如混沌的水。他說:【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無名之樸】。以上在書法表現為稚柮。在書法上公認為最高的理想境界,決非玲瓏小巧所能望其項背的。

 

此外,空白在書法上的運用也是老莊思想的表現之一。

 

參、如何達於拙樸書風

 

一、                輕功要高:唯有輕靈功夫,大筆輕寫,才能造作臨安不亂,臨燥仍澤潤,臨覆仍收的境界與功夫。

二、                走走停停:運筆隨意曲走,走走停停沒有一定的調子,在曲折與粗細變化線條中,求其精神浩蕩洋溢處。

三、                秃筆書:筆毫較散,秃而無鋒,以更容易取得枯澀蒼茫、燥中見潤、古拙剛勁的特色。若能在濃淡相間的變化中,集枯澀渾潤於一體,則更具意趣。尤其是漢隸是風雨剥蝕,無復鋒芒,用秃筆臨寫之,更易寫其拙態。

      清初王澍、洪亮吉、孫星衍、錢玷以頹筆寫小篆,將筆毫尖鋒燒去,寫出

    的篆書圓潤挺秀,饒有古意。

四、                羊毫書:

羊毫價廉易購,含墨多,毛長特別適合篆隸北碑古拙樸茂、渾厚淵雅、含蓄沈厚、紆徐安雅等金石趣韻。

五、                碑法多拙樸:

清初碑學先導有鄭簠、金農等人,其隸書表現古樸奇拙、雄渾峭拔。至清末樸拙之風大興。碑學中以北齊的書風最為博大滂薄,自然無為。

學以下古拙大家可以增長見識:

金農:蒼古奇茂、魄力沈雄。

鄭簠:飄逸淳古、蒼勁潤媚。

吳昌碩:凝煉遒勁、氣度恢宏、點劃蒼茫如石刻、墨色重實如松動。

吳大澂:渾厚豐潤。

伊秉綬:沈著古媚、高古博大、蒼勁挺拔。

趙之謙:酣暢濃麗。

何紹基:圓勁古拙。清代碑學中行書之最高者,融碑帖之長而自成風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