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論筆力的意義:

夫人"筆陣圖”云:【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這一段可說早最有先推崇書法力度的開創者。但要知道他們當時代的人們生活常景,大都注重著道家之【鬆透導引】養身氣功法。如太極拳一般,鬆透導引以養其氣。

就如王羲之云:【書之氣必達乎於道,同混天之理, 望之惟逸,發之惟靜, 敬之法也,書妙盡矣。】他說的【道】,就是道家的【道】,也是養氣的【道】。所以他說的骨、筋與力,當如太極拳內家功法的方向來領悟。如【以意導氣】,【意到力到】等。

 

一、筆力  書法是生命運動的趨向性符號,飽含力的指標和動感。對書法家的書寫線條中所含生命力趨動的體驗,稱之為【氣韻生動】。所以,筆力指的是書法藝術的靈魂表現於筆跡的力感。

筆力可以由下列低層次、中層次到高層次三方向來分析如下:

1. 物理性的力:作用於筆管力越大,筆跡的作用力越大。

2. 和諧能力:是巧妙把握筆桿恰到好處的能力,在行留、疾澀、提按、虛實、乾濕、藏露間表現於剛柔、快慢、陰陽變化間的運筆能力。

3. 心筆合一的能力,表現書寫者之心理共鳴於書寫線條的力感。

 

二、力透紙背、入木三分是形象化而非實質化   所謂【力透紙背】、【入木三分】、【殺筆甚安】等都不可以當 實物來看,只是形象化的審美形容詞。

唐林蘊的撥鐙序:【子學吾書,但求其力耳,殊不知用筆之力,不在用力,用於力,筆死矣。】

 

三、有輕功才有筆力就毛筆書法論,力道常被誤認是用力才有力。用肌肉力寫字,如同用力推車,雖然辛苦,但初開始會以為很容易控制,但終究是苦事,且一生毫無成就可言。

其實, 力感是寫字功力表現其中一種, 也是精神力量的一種表現,是具有輕功的人,運筆時刷度與速度的運用展現。字寫得歪七扭八,是由於一般人的輕功能力弱。所以運筆飄忽,難以控制,如同飛機之飛翔難以駕馭一般。直等到他的心與筆合一程度高時,就能控制,而且,他的控制力會因為輕靈用筆,而進步神速。

 衛夫人云:【多力豐筋,無力無筋者病。】【執筆之法,點劃、鉤撇、屈曲,皆需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包世臣:【點劃細如絲髮,皆須盡全身力到。】【全身力到】指的就是此全身鬆透,才能力到。

 

四、力多韻少力度指那人的用筆刷度強勁的極度表顯能力, 但是力度, 與韻緻相配合, 才是美事, 古人云: [ 力多韻少]。力度過盛則神韻反而降低。

 

貳、筆力內斂

 

一、藏鋒

筆力內斂主要是指藏鋒的筆法。藏鋒者:【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筆勢在去回、收放、運止之間,容易中鋒用筆,表現出力量堅實、精氣內含、氣勢飽滿、韻味充盈。筆鋒雖露,筆勢不露,則筆跡雖起,而筆力不浮,起止有度,行留得法。

明豐坊”書訣”說:【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則如屋漏痕,言不露圭角也。】

宋姜夔’續書譜’有一段話:【翟伯壽問於米老曰:(書法當何如?)米老曰:(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後能之。)】這【收】指的是【起筆空回】及收勢的【空中回筆】或空中迴鋒。

 

二、圓轉(折釵股)

朱和羹’’臨池心解”:【字畫輕捷處,第一要輕捷,不著筆墨痕,如鈴羊掛角,..然便捷須精熟,轉折須暗過,方知折釵股之妙。】筆劃圓轉處圓融有力而不露痕跡,轉折處需輕筆暗過,不打折頓,如鈴羊掛角。

 

參、筆力內斂的代表

一、    寫玉筋篆的秦李斯、唐李陽冰、元吾邱衍。

二、    唐張旭、顏真卿、懷素等。

三、    清代寫篆隸的鄧石如、吳昌碩、伊秉綬、吳大澂等人。四、    清何紹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