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而言:【宋代書法尚意,元代書法重視復古】

壹、宋代尚意的時代特質
晉代王羲之、鍾也尚意,唐也尚意,
但宋代尚意是抒情功能與晉不同,
孫過庭說:【達其情性,形同哀樂。】
唐代有張旭、顏真卿的行草都尚意,
但沒有成為整個時代性的基本特徵。

宋代書法脫掉了唐代的尚法意義和作用。
尚意成為宋代的基本特色和審美追求。
不但繼承唐代的尚意抒情,又有發展和變異。
擴充了書法的藝術內涵,開拓新的審美追求和技巧。
【胸次為書】是尚意書家的審美意識。

晁補之的雞肋集提到:
【學書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傳,
而妙在其胸中所獨得。... ....妙不在法也。】
書家創作的主體在於高層次的學問修養,和對人性的觀察思解。
只有【胸次過人】, 才能【筆端不凡】。使其書具有豐富的感染力和內涵。

黃庭堅說:【士大夫...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
宋代書法重【書卷氣】,就針對俗而形成的一種審美追求。
以【不踐古人,自出新意】的革新精神,
立定了【反模仿,求新意】,衡破尚法侷限,
作為此一時代的追求蘊涵。

宋人書論多以【真意、天趣】為高,重視人品、氣質、性情化為書法形式,
【隨人注情,率意而為】,【以酒助氣,借以消遣】,
蘇軾云:【點畫信手煩追求】、【無刻意作做乃佳】,
米芾云:【隨意落筆,皆得自然,備其古雅。】
把書法視為【適意之物】,古法可以破,真趣不可少。
強調性情和意趣的自然流露,不為古法所拘。
例如:蘇東坡和米芾的側鋒筆法遠比王羲、鍾繇、來得多,
也比唐人書法來得多。

黃庭堅張調【韻】,別人說沒有王羲之筆法時,
他說:【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宋人重視人品性情與文品、畫品、詩品、書品的關係,
不但是宋代的畫畫特徵,這種不蹈古人,自出新意的創作意識,
這巨大的歷史作用,影響書畫歷史潮流脈動極為深遠。
也逐漸深化於元明清書畫之中。


貳、元代復古的時代特質

元初幾位皇帝醉心漢文化,設立【奎章閣】蒐集天下法書名畫,

鑑定真偽,邀名家任職,盛況空前,在這趨勢的導引下;

加上宋人尚意書風過於強調個人創意的表現,

以致古意漸失,南宋尊古風氣逐漸興起,

這二重因素是外在環境的動力。

但最重要的原因,乃是受到大書家趙孟頫的影響,

他的書法不但領袖整個元朝,乃至明清都非常盛行。

 

一、尚古風氣--規模晉唐

元初兩大書家趙孟頫、鮮于樞,都深研學鍾繇、和二王,

趙孟頫技法純熟,造形柔婉,用筆流美,千古無人出其右,

其環繞二王精熟的技巧、端整俊秀的形體、流麗優雅筆法,

成為了元代尚古書風的主流。

雖然後代有人說他:【熟俗妍媚】,但無論如何,

他是在王羲之之後,影響書法歷史的第二位大書家。

 

二、復古

趙孟頫除了行書冠絕古今之外,在小楷和章草也有極高造詣,

他的手抄本無不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他又提倡章草,廣為書家們的喜愛,以致一時之間蔚為風氣,

鄧文原、康里子山、方從義、俞和等人都有章草的作品傳世。

楊維楨更將章草用筆融入行草書中,用筆之蒼勁奔放,突破趙的樊籬。

另外,吾丘衍將篆法入印,振興了元代的印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