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書畫律動出於靈動,具無限創意而非慣性

 

書法與國畫中都有音樂性與舞蹈性,

在書法中更為明顯,尤其是草書。

書法筆觸中的律動,具有一次性、不可更改性,

並且是在那人的靈思之中,隨機而變化,而有無限的創意性。

慣性是反創意的,慣性越多,創造力就越少,

就如印刷字體不能稱為藝術品,

就是因為它的【法度】太少,慣性太多,

就顯得太死板,太機械化。

 

【法度】越多,變化度越大,學習就越是高難度。

惟人在安靜中, 才能學習這種多重【法度】的事物,

所以東方藝術講究【悟性】,這與學習需要安靜有關。

這安靜非指無言、無動,而是指心靈。

 

二.【機】字,是隨機而變

 

藝術之昇華到高度,就是從臨摹到自創,

由於學習之提升,機變能力就從零度、一度升到二度,直到多度、超高度。

曾有人說, 反對模仿,不寫影子書、奴書,

這不是說,我們就不要去臨摹古人的帖了,

而是學法而後離法,學古而後離古,

從一法之變,到二法之學,直到多法後,才能自創新法,

有人說,從有法到無法,這不如說,創新法更為恰當。

有了多法,就可以變化萬千之能,

比方二的二次方與四的四次方不同,

當人經學習熟透後,其創意能力就產生很大的變化度。

舞蹈家、書法家、國畫家都有相似的能力--,我稱它為【創意性靈動能力】

隨著當時的【機】,而有創意性靈動。

因為,人人都有天生之才,可以經由學習漸至豐富,達至隨機而創變。

 

三、書畫行動就是書畫創意(非慣性)律動

書畫有形與意、有動與靜(是少動而非不動)

有視覺與觸覺、有點線面,

有人說動感書法,其實不動感書法根本不存在,

除非是印刷體字,但它們不叫作書法。

靈動以致才有高藝術價值,

無限創意是書畫藝術的高妙之所在,也是價值之緣由。

唐朝孫過庭在【書譜】中提到【心手相忘】說

:【窮變態於豪端,合情調於紙上,無間心手,忘懷楷則。】

忘不是真的忘了,無了,而是不受過去老【方法】慣性的拘束,

也就是跳越出拘限,隨靈機而有變化之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