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歷代書法名家與現代名家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壹、懷素是何人?

懷素,字藏真,生於唐玄宗(737),晚年患風痹病,貞元十五年去世,享年六十二歲。十歲那年,“忽發出家之意” 幼貧為飯僧,找木板和圓盤,塗白漆書寫,勤學至盤、板都寫穿了,寫壞了筆頭埋為“筆塚”。後植萬株芭蕉樹。以芭蕉葉練字。書房名為「綠天庵」。

. 向李白求詩:懷素二十二歲向李白(五十九歲),求詩李白當即寫了一首《草書歌行》,讚揚他:【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位大如鬥。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公孫大娘渾脫舞。】

二、開元中有公孫大娘善舞劍器,僧懷素見之,草書遂長蓋法其頓挫之勢也。(樂府雜錄)公孫大娘是開元時有名的女舞劍家,詩人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三. 鄔彤是懷素的表叔,懷素拜為師。鄔彤是張旭的學生,顏真卿的同學。鄔彤將【悟】字教給懷素。【悟】自然萬物現象,如山巒、鳥獸、蟲魚、花果、日月、星辰、風雨、雷霆等,觀察分析從而得啟發。傳說鄔彤贈以王羲之的《惡溪》、《小王》、《騷勞》三帖。

四.懷素31歲南下到廣州向徐浩學筆法。

五、懷素36歲至京兆(西元772年),向顏真卿求教筆法,通過顏氏學到張旭筆法的精髓。顏真卿二十多歲曾游長安,師事張旭二年,略得筆法。三十五歲又往洛陽去訪張旭,繼續求教。張旭將【十二筆意】授顏真卿,顏傳授給懷素。歷代讚揚【以狂繼顛】。

六、師承與懷素狂草的師承,追溯到張芝,索靖,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等人。他的狂草比起二王的草書,更狂逸”。懷素的狂草,脫胎於張芝,王獻之的一筆書一筆書即字字相連,一筆而成,多用中鋒,融合圓字,一氣呵成。懷素圓而長的筆畫,有春蚓秋蛇奔蛇走虺之趣。

七、悟夏雲:懷素曾長時間觀察夏雲姿態隨風勢變化莫測,如奇峰突起,或如蛟龍翻騰,或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或如大鵬展翅,平原走馬,不勝枚舉,美妙無窮。

八、歷代讚揚【以狂繼顛】:

向李白求詩:懷素二十二歲向李白(五十九歲),求詩。李白當即寫了一首《草書歌行》,讚揚他:【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位大如鬥。恍恍如聞神鬼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王逸少,張伯英,古來幾許浪得名。張顛老死不足數,我師此義不師古。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公孫大娘渾脫舞。】

唐戴叔倫“懷素上人草書歌”道: 【楚僧懷素工草書,古法盡能新有餘。神清骨竦意真率,醉來為我揮健筆。始從破體變風姿,一一花開春景遲。】

五代貫休(832-912),唐代詩僧。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即今浙江人,所作的“觀懷素草書歌”:【張顛顛後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 師不譚經不說禪,筋力唯於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鬥餘。半斜半傾山衲濕,醉來把筆獰如虎。粉壁素屏不問主,亂拏亂抹無規矩。羅剎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對漢高祖。勢崩騰兮不可止,天機暗轉鋒鋩裏。閃電光邊霹靂飛,古柏身中蟠龍死。駭人心兮目視瞁,頓人足兮神辟易。乍如沙場大戰後,斷槍橛箭皆狼藉。又似深山朽石上,古病松枝挂鐵錫。月兔筆,天灶墨,斜鑿黃金側銼玉,珊瑚枝長大束束,天馬驕獰不可勒。東卻西,南又北,倒又起,斷復續。忽如鄂公喝住單雄信,秦王肩上着棗木槊。懷素師,懷素師,若不是星辰降瑞,即必是河嶽孕靈。固宜須笑逸少,爭得不心醉伯英。天臺古杉一千尺,崖崩劁折何崢嶸。或細微,仙衣半拆金線垂。或妍媚,桃花半紅公子醉。我恐山為墨兮磨海水,天與筆兮書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常恨與師不相識,一見此書空歎息。伊昔張渭任華葉季良,數子贈歌豈虛飾,所不足者渾未曾道着其神力。石橋被燒燒,良玉土不蝕。錐畫沙兮印印泥,世人世人爭得測。知師雄名在世間,明月清風有何極。】

黃庭堅說:【近時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筆左右纏繞,遂號為草書耳!不知與蝌蚪,篆隸同法同意。數百年來,唯張長史,永州狂僧及余三人悟此法耳。蘇才翁有悟處,而不能盡其宗趣,其餘碌碌耳!】

九、 他晚年患風痹病,於貞元十五年圓寂,享年六十二歲。

 懷素留下的草書有:《四十二章經》、《千字文》、《自敍帖》、《苦筍帖》、《聖母帖》、《論書帖》、《去夏帖》、《貧道帖》、《逐鹿帖》、《酒狂帖》、《食魚帖》、《客舍帖》、《別本六帖》、《藏真帖》、《七帖》、《高座帖》、《北亭草筆》等。

 

貳、有關於自敘帖的介紹

一、大曆十二年(西元777年),懷素寫成自敘帖。內容記敍幼年事佛的懷素,頗好書法,為睹前人書蹟,開拓視野,離開家鄉,拜訪當代名公。才情獲得時人重視,讚賞文字不絕,包括書法名家顏真卿。

 

二、自敘帖以狂草書寫富奇變,用筆圓轉意連,上下字筆帶絲連,不拘成法,富創變之能。筆下氣勢磅礡,給人以劍氣凌雲的豪邁感。懷素的草書用筆圓勁,使轉如環,所學不拘一格,甚至在公孫大娘的舞劍中也領悟到筆法,這種好學精神,是大器秘奧所在。

 

三.敘述學書經歷,以狂草寫成此卷。詩中有形容其草書的形狀,寫草書的狂態,落筆的速度等,對照此卷,筆勢奔騰,於規矩法度中,奇縱變化,神采動蕩,實為草書藝術的極致表現。

四、一般而言認為,三傳本,其縱28.3公分,橫755公分,總計126行,702字,在唐前行草書蹟中是絕無僅有的。卷後有大曆十二年(西元777年)紀年,約懷素四十一歲傑作。

 

參、.自敘帖真偽難辨,何以考察真偽?

真偽考察法是

一、以照相放大,其墨蹟是否一筆完成或描摹而成。

二、摹刻本(重刻本)與墨跡本對照。

肆、自敘帖中有何豐富的書法理論?

一、        其創作過程可用【宣洩】一字來形容時人對懷素書法的激賞驚嘆,如「馳毫驟墨列奔駟,滿座失聲看不及」,【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狂來輕世界、醉裡有真如】。

 

二、形容他筆勢如自然萬象如:「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初疑輕煙澹古松,又似山間萬峰】、【寒猿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申勁鐵】、【筆下唯看激電流、字成只畏盤龍走】。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鍾繇和王義之. 王獻之是魏晋最最著名者,
鍾繇是帖派第一位大師
,
王羲之是第二位帖派大師
,
王獻之名聲, 在當時比其父還要大, 但至唐因為,唐太宗獨尊王羲之的緣故
,
才名望變小了
.
其他大有名望者,
:
一、帖學方面有:
韋誕. 邯鄲淳. 曹喜. 皇象, 索靖, 張弘,
衛瓘. 衛恒, 衛爍, 羊欣, 王導
, 謝安, 郗鑒, 張弘, 及王羲之、王獻之家族的過五十位以上大書家, 如王冀、王洽、王僧虔、智永等,以及蕭衍、梁武帝蕭子雲、陶弘景(傳說寫瘞鶴銘)。

二、碑學方面有:

北聖鄭道昭、崔浩、王遠(寫石門銘)、北方的書法外交家趙文淵。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歷代知名的書法名家太多了, 少算也有二千人以上,
A.
孔子以前有倉頡等, 秦代有程邈, 李斯. B. 西漢史游的急就章, C. 東漢章草的名人崔瑗和杜度, 東漢今草的大師草聖張芝, 及弟張昶是為亞聖, 東漢八分書傳說中的創始者, 王次仲, 東漢一代大超級大師蔡邕, 是王羲之四代前的師父, 東漢一代才女蔡琰, 是鍾繇的老師, 東漢梁鵠是孔子廟碑的書寫者,
D.
三國時代鍾繇是帖派第一位大師, 同時期有邯鄲淳. 韋誕, 曹喜, 曹操, 諸葛亮. 索靖, 陸機的平復帖E. 兩晉時代王羲之及王獻之家族四十人以上, 如王洽. 王珣. 王僧虔, 智永和, 其姻親如羊欣等, 其伯父王導是巨擘, 其叔王冀, 父王曠皆名書家, 王之岳父郗鑒是當時四名派之一, 衛鑠是王羲之的老師, 其祖輩都是大名家, 衛瓘及衛恒, 南朝梁之陶弘景為一代書仙, 北魏鄭道昭, 被後人稱為北聖, 書寫魏碑楷書, 留傳共約37,
F.
唐之名家: 歐陽詢. 虞世南(被唐太宗稱有五德的書家) 褚遂良 , 薛稷, 顏真卿, 柳公權, 徐浩等行書: 書中仙手李邕(李北海). 唐太宗. 武則天, 唐玄宗, 顏真卿, 李白, 太多了寫不完, 草書: 張旭(一代草聖, 狂草大師), 懷素. 孫虔禮(孫過庭)(書譜作者), 賀知章, 高閑(和尚)的飄逸高遠脫俗草書被韓愈稱頌, 篆書: 李陽冰, 小楷: 鍾紹京,
G.
五代楊風子-- 楊凝式,
H.
宋代有蘇東坡,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蔡京, 薛紹彭足與米芾齊名, 岳飛的草書氣勢雄強非凡, 宋徽宗以國畫聞名,其草書優於其瘦金體, 南宋高宗也是一代大書家,
I.
元代有趙孟頫被稱為王羲之後五百年第一大書家, 其他有耶律楚材, 鮮于樞, 天下第一快書( 康里巎巎)(字子山)一天可寫一二萬字以上, 其他有揭傒斯, 陳繹. 鄧文原等,
J.
明代宋濂稱危素的書法: [ 得片紙只字者, 官秘以為榮] 明太宗譽沈度是 [我朝王羲之]

沈度與沈粲二人被為[ 雲間二沈學士] 三宋指宋克. 宋璲, 宋廣, 文徵明乃明代小楷第一、用筆極精采。

祝允明草書獨有創作,楷行草皆有特高新意,

董其昌是輕功極佳,也是一代書畫鑑賞大師, 王鐸草書獨到,被日本人稱為書聖, 時人稱為[神筆] 傅山也是楷草行的一代大師, 其他名人: 黃道周, 張瑞圖, 1. 草書大家狂草書家--- 祝枝山, 王鐸--- 被日本為王羲之後的[ 書聖] 王寵, 倪元璐, 董其昌, 傅山徐渭是狂人也是奇才, 2. 楷書大家有文徵明、祝允明、傅山等。

K. 清朝金農之隸書被稱為漆書, 鄧石如是有清一代的書法巨匠, 影響深遠, 是篆隸大師, 鄭板橋的六分半書, 劉鏞被稱如黃鐘大呂, 王文治. 翁方網被稱為[ 顏底碑面]的趙之謙, 是創意大師, 吳昌碩是篆書及篆刻大師, 篆書: 鄧石如.錢坫, 吳昌碩, 趙之謙, 黃士陵、吳大徵、楊沂孫等隷書: 金農、鄭簠. 鄧石如, 伊秉綬,
L.
民國以後: 標準草書于右任,在台灣過世, 以北碑與懷素筆法寫草法,各體皆精能。

溥儒(溥心畬)楷書與草書都有獨到之處。大陸是沈尹默、白蕉乃帖學大家等人。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答歷代書法發展和其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一、大篆

    包括甲骨文、鐘鼎文等,
1.
甲骨文大部分直接契刻, 但也有先寫後刻的,
    其文字早已屬成熟文字,脫離原始蒙昩狀態。
    具有嚴謹的對稱、均衡的規律,
    其章法、結字、用筆都已具藝術價值,

    是書法最早的書法作品。
    內容與占卜有關。

    最早由1899年王懿榮在藥材【龍骨】中發現。
    傳說中有倉頡等造字。

2.
鐘鼎文

    商周青銅時代,
    青銅銘文在商僅二三字,多至數十字而已。
    西周書法隨時禮樂制度發展出鐘鼎文,
    較有名者如: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盤等,

二、小篆

1.
著名有石鼓文、是大篆與小篆間的過渡期字體。
2.
戰國時代,各國都有不同的小篆形式。
3.
秦代有, 李斯. 趙高、胡毋敬等作小篆。
   其中李斯的東巡時的五碑文最有名:
   分別在泰山、嶧山、硠琊山、之罘山、會稽山有立碑。

4.
唐代李陽冰的,元朝的吾丘衍是著名的篆書家。
5.
清朝
    金農之漆書
,
    鄧石如是有清一代的書法巨匠, 影響深遠, 是篆隸大師
,
    其他如:錢坫, 吳昌碩, 趙之謙
,
    吳昌碩是篆書及篆刻大師
,

三、隸書


1.
相傳秦代程邈、王次仲創了隸書。
2.
秦隸承楚隸,而有創變,廣泛使用於快書。
3.
漢代著名如:禮器碑、乙英碑、華山碑、張遷碑、等,
4.
又在西北發現大量西漢簡,如居延、馬王堆、正武威漢簡等。
5.
東漢末年一代大超級大師蔡邕, 是王羲之四代前的師父,
其寫的熹平石經甚為有名。

他首創書法論,也奠定了書法理論的基礎。
6.
清朝

金農之漆書
,
鄧石如是有清一代的書法巨匠, 影響深遠, 是篆隸大師
,
鄭簠. 伊秉綬,等。


四、草書


1.
演變:由篆隸產生章草,再而衍變為今草。
    章草先, 而後有今草。
2.
過渡者:由章草過渡為今草,是由張芝奠定的。
3.
分別:章草以實用性為主, 到今草轉化為藝術性居多。
4.
西漢史游的急就章,
5.
東漢章草的名人崔瑗和杜度, 晉有皇象、索靖等。

6.
東漢今草的大師草聖張芝, 及弟張昶是為亞聖,
    東漢梁鵠是孔子廟碑的書寫者
,
7.
唐後, 行草大家輩出,


列於,下列行書之中。

五、行書

1.
由草書才產生行書與楷書。
2.
行與草的名家
A.
三國時代
鍾繇是帖派第一位大師,
同時期有邯鄲淳. 韋誕, 曹喜, 曹操, 諸葛亮. 索靖
,
陸機的平復帖

B.
兩晉時代

    王羲之及王獻之家族四十人以上,
    如王洽. 王珣. 王僧虔, 智永和尚, 其姻親如羊欣等
,
    其伯父王導是巨擘, 其叔王冀, 父王曠皆名書家
,
    王之岳父郗鑒是當時四名派之一
,
    衛鑠是王羲之的老師, 其祖輩都是大名家, 衛瓘及衛恒
,
C.
唐朝

    行書之書中仙手是李邕(李北海). 唐太宗. 武則天, 唐玄宗,
     顏真卿, 李白
,
     草書: 張旭(一代草聖, 狂草大師
),
    懷素、孫虔禮(孫過庭)(書譜作者)、賀知章, 高閑

D
五代楊風子-- 楊凝式,
E.
宋代有蘇東坡, 黃庭堅. 米芾, 蔡襄, 蔡京、薛紹彭、岳飛
,
F.
元代

     有趙孟頫被稱為王羲之後五百年第一大書家
,
     其他有耶律楚材, 鮮于樞, 及康里巎巎、揭傒斯, 陳繹. 鄧文原等
,
G.
明代

危素.沈粲, 宋克. 宋璲, 宋廣, 董其昌.王鐸.傅山.黃道周, 張瑞圖,
草書方面有

狂草書家--- 祝枝山, 王鐸--- 日本稱[ 書聖]
王寵, 倪元璐, 董其昌, 傅山、徐渭

H.
民國以後:,標準草書于右任

.楷書名書家

A.
三國、晉
   鍾繇是帖派第一位大師,
   王羲是帖派第二位大師,王家一族個個是楷書高手。

C.
南朝梁之陶弘景為一代書仙,
D.
北魏龍門廿品,北齊、北周各有特色

E.
唐朝

     歐陽詢. 虞世南(被唐太宗稱有五德的書家) 褚遂良
     薛稷, 顏真卿, 柳公權, 徐浩等

     小楷: 鍾紹京,
F.
宋徽宗的瘦金體, 南宋高宗也是一代大書家
,
G.
元代趙孟頫等多人

H.
明朝文徵明等
I.
清朝鄭板橋、劉鏞、王文治. 翁方網、趙之謙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坡書法特質:

一、  開創【尚意】的書法新觀念:

     【我書意造本無法】、【書初無意佳乃佳爾】。

     【意造】是尚意的書風的起頭。創出了尚意的新時

      代風潮,引導時代先鋒,強化書法抒情性風格。

 

二、  自出新意,遠離王羲之及唐代筆法。

    自出新書不踐古法,他說:【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

    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

三、  不喜歡人向他要字:

【有乞書者,正色責之,或終不與一字。】

四、  不擇紙:

【元佑中,鎖禮部試,每來見過,案上紙不擇精粗,書遍乃已。】

五、  重視胸中學養,重意不重筆法:

【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終不能盡妙。】【我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

六、  單鉤執筆管偏側:食指偏右,餘四指偏左側。

七、  字肥扁,宽多縱少:黃庭堅笑言蘇字如「石壓蛤蟆」,仔細瞧還真是蛤蟆給壓扁了的模樣。

八、  用墨如糊,喜用濃墨:墨欲其黑【湛湛如小兒目睛】,色彩深沉縹緲,光彩黝然,黑白分明醒目。使字迹清晰飽滿、神采外耀,為書家所喜用。觀蘇東坡書法,多以濃墨書寫,深厚樸茂之中更顯空靈。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目前日本已經出版了《薦季直表》墨跡。有興趣者,可以在坊間找到。歷代各種書編所見《鍾繇書法集》全是拓本,僅有《薦季直表》在清末留下照片,如今尚存真跡照片本可以觀看。

 

刻本

 

  19860401c  

 

  鍾繇是楷書早期的代表性的書家。張懷瓘《書斷》評曰︰「真書絕世,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孫過庭《書譜》說︰「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鍾、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頃尋諸名書,鍾、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觀。』」可謂推崇備至。鍾繇字元常,魏國初為相,明帝時進封定陵侯,遷太傅,人稱鍾太傅,乃魏國重臣。黃初二年八月,鍾繇上表魏文帝曹丕,言漢建安之初曹操出兵關東時,曾用山陽太守關內侯季直之計,「剋期成功,不差分毫」。曹操曾「賞以封爵,授以劇郡」。季直為官清廉,罷任後,竟至衣食不充。故鍾繇向曹丕建議,復俾季直一州,一則念其舊勳,二則野不遺賢。這就是《薦季直表》的緣起。

  鍾繇的書跡,歷代所傳者有《宣示表》、《賀捷表》、《力命表》,《墓田丙舍》、《白騎》、《還示》諸帖,但全是刻本,墨跡唯《薦季直表》一件,其珍貴自不待言。

   《薦季直表》墨跡紙本,約高12.6CM,長40.4CM。正書,十九行,墨色沉厚如漆。卷上有大量的藏家印記,著名者有貞觀、淳化、宣和內府、米芾、賈似道、陸行直、高士奇、清宮內府等等。卷用黃色宋錦包首,碧色漢玉插籤,上鐫「乾隆御賞鍾繇薦季直表真蹟」小隸書。引首為乾隆御題「法書鼻祖」四大字,押御書長方印。題籤亦乾隆手筆,為「鍾繇薦季直表真蹟長春書屋珍秘無上神品」十八字。卷後有元陸行直等三家、明吳寬、文徵明等八家、清高宗等二家題跋。據此,可知此卷迭經唐李世民、宋趙光義、趙佶、趙構等內廷收藏,宋末歸權相賈似道,入元歸陸行直,明季歸沈石田,復入無錫華氏真賞齋。後為官場中有勢力者迫取,籍入內府,成為宮中乾隆長春書屋中的巨寶。

此帖北宋大觀單刻本、淳化秘閣續帖、戲魚堂帖等亦曾刻之。明嘉靖

華氏真賞齋刻本、明萬曆鬱崗齋帖、乾隆《三希堂法帖》置此卷為第一。

 

 

三 國步艱難 迭遭厄運

《薦季直表》寫於黃初二年八月,即公元221年,距今1765年。《薦季直表》的流傳,必有許多曲折動人的故事,乾隆戊辰立夏日﹝1748年3月﹞御題中說︰「經今千數百年之久,紙墨尚完好不渝」。光緒六年庚辰﹝1880﹞夏,霍邱壯陶閣主裴景福聞嶽雪樓有鍾繇墨跡,請賜一見而被婉拒。光緒二十六年﹝1900﹞孔氏經辦鹽務虧空,不得已求售家藏字畫償債,裴遂決意收購嶽雪樓藏品。裴景福遂託孔氏親友斡旋,以六千金代價將三卷購下。裴在粵東,於民國元年﹝1912﹞刊刻《壯陶閣法帖》三十六卷,後又增續帖十二卷、補遺一卷,規模宏大。這卷《薦季直表》,即置第一。民國十三年﹝1924﹞,裴又輯《壯陶閣書畫錄》一書,卷首亦錄此卷。不久,裴宅一傭工得知《薦季直表》珍貴,竟然竊去。裴發現鎮宅之寶不翼而飛,急報官大索。傭工懼,將此卷以油紙包裹,埋入土中。裴索年餘,一無所得,寢食不安,遂聲明不再追究竊者責任,能出真蹟者重賞。及掘出,整卷已糜爛至不可收拾。一件偉大的藝術品,一件流傳了一千七百年的國寶,一件在中國書法史上發生過廣泛影響的法書,一件在無數次天災人禍中得以幸存的文物,由于一個人的愚蠢和貪婪,不幸永遠地毀滅了。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事!這真令人翹首問蒼天︰何至於此!何至於此!

 約二十五年前,王壯弘先生購得一部《壯陶閣法帖》初拓本,乃裴氏舊物。他逐一檢閱,發現某冊中夾有照片一幀,初不經意,及仔細審閱,不覺大喜過望。

  原來這張照片,所攝的竟是鍾繇【薦季直表 】真跡照片如下:

 

攝影術傳入我國,約在清代末期,慈禧太后的遺影可作一證。當時相機巨大笨重,用的是大鏡頭、大底片,故效果非常清晰。裴氏的藏品,有些曾交上海有正書局影印出版,如《淨土詞》即為其一,而影印前必需攝影。可謂是「下真蹟一等」時必在民國十三年《薦季直表》被竊之前。至王壯弘先生購得此照,差不多已經半個世紀了。王壯弘先生得此照片,視同供璧,小心地保存起來。文革中他集藏散失殆盡,唯這幅照片完整無損地保存了下來。

1984年12月,上海書法雜誌欲覓名作印年曆附頁上,壯弘先生出此照,遂第一次公開於讀者之前。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顏真卿的書法師承、創作

壹、    時代背景

一、前人遺風

唐初歐陽詢與虞世南是隋唐大家,繼承北碑與王羲之筆法,形成初唐規範。其後褚遂良以王羲之行書入楷,頗得王羲之變化之能。盛唐時李邕以行入楷,筆力一新,以行楷入碑。李陽冰稱為書中仙手。

二、顏真卿是繼東晉王羲之之後,變革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大書家。

貳、    家世生平

一、  顏真卿(709年-785年),祖籍琅琊臨沂孝悌里(今山東省費縣方城諸滿村)。父母雙系皆為數世的善書家,學有家傳。

二.    肅宗即位,拜顏真卿為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人稱「顏魯公」

參、    師承

一、    師承家學:顏真卿為琅琊氏後裔,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的第五代孫子。父顏惟貞,任太子文學。少時貧乏紙筆,以黃土掃墻,習學書字。繼承他祖先顏之推、顏師古之筆運法則。颜师古是名儒颜之推的孙子,以學藝稱,尤工訓詁,善於碑额陽文篆書。顏真卿學之,以其家學篆法入楷書。也與北碑有些關係,看顏師古的【等茲寺碑】有北碑形式,及其篆額可參一二。

二、    曾學習褚遂良書法。特別是【伊闕佛龕碑】與顏真卿有相似之處。

三、    35歲曾學筆法於張旭:天寶二年(743年)前去洛陽訪張旭,師事二年多,獲其筆法之妙。寫下心得【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肆、    書法藝術觀.

一、創新變革:

他的書藝包容篆籀筆意,又有北碑拙樸嚴正之風,一掃秀潤清雅的書法遺風,創造了大氣磅薄;雄厚剛健的顏體風格,無論筆法、結體、章法、都進行全面變革,是書史上的一次重大創新。豐肥而雄強,打破初唐承襲風氣,改瘦勁為渾厚,變拘謹為率意。其行書在王羲之之外另創闢蹊徑,渾厚瀟灑,一洗二王遒媚柔美之風。。

二、影響後代:

晚唐柳公權、宋蘇軾、蔡襄、明董其昌、清劉鏞、錢灃、何紹基等。

三、顏體楷書雖突破前人規範,但宋大書家米芾批評顏真卿【無平淡之趣,大抵顏柳挑踢,為後世丑怪惡札之祖,從此古法蕩無遺矣。】

伍、書法作品

一生作品有早期、晚期之分:50歲以後形成剛勁、雄渾的顯著風格。他的大字楷書尤為雄健,書品與人品貼合,情志意緒與書法形式高度融合,產生極強的藝術感染力。人與書俱為後世傳頌。

、楷書

  【多寶塔碑】、【東方朔畫像贊】、【大唐中興頌】、【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元結碑】、【顏家廟碑】等。越老越圓渾沈著,結體採「外實內虛」,即內空間大。與唐朝楷書的風格大大異其趣,其雄渾磅礡的氣勢,大放異彩。

1早期的多寶塔與東方朔贊筆法方峻、轉處有折,顏體風格並不明顯。   

 2. 62歲寫麻姑仙壇記用筆易方為圓,轉處用轉、橫輕豎重,豎劃帶弧形,巧用藏鋒與中鋒,強化提按節奏; 結體端正對稱、中心空舒、筆劃厚重以顯宽宏,其正面取勢的特點十分突出。 

3. 晚期的告身墨跡與顏家廟碑,更為成熟老辣,運筆雄杰,形體更趨森嚴樸拙,字距緊湊,布局茂密,整體莊重正大的氣象更達頂峰。

二、   行書

1.  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在【父陷子死,巢傾卵覆】的極端悲憤的情況下,縱筆直書的【祭子姪文稿】被元鮮于樞譽為【天下第二行書】。

2.  劉中使帖:感情奔放,筆鋒剛鍵挺拔,被米芾贊之【神彩艷發,龍蛇生動】。

3.  爭坐位帖:矜怒之氣,發於內而行於筆端,全篇一氣訶成,米芾贊之【字相連屬,詭異飛動】,評之為【顏書第一】。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陽詢生於557年(南朝敬帝太平二年),陳朝大司空歐陽頠孫。13歲時,父歐陽紇任陳朝廣州刺史舉兵反陳,失敗被殺,全家受株連。歐陽詢幸免於難被父舊友中書令江總收養,督教經史書法。

歐體指唐歐陽詢的楷書體,但事實上指【九成宮醴泉銘】的字體,因為歐陽詢除了【九成宮醴泉銘】及

化度寺塔銘外,其他碑字體與之大不同,皆顯清勁秀健,勁險方厲、稜角如矛戟。

 

壹、九成宮醴泉銘碑與化度寺碑

76 歲的歐陽詢奉敇命為唐太宗書寫,故特參考虞世南筆法(王羲之之七代孫智永所傳筆法),除他原有的剛勁挺拔外,轉變為稍帶溫雅方正,高華莊重,氣象森嚴的不朽傑作。他以南北朝時代北碑的方筆,稍帶入王羲之等東晋筆法,帶動了南帖北碑筆法上的融和。用筆以方為主,以圓為輔,於崚削處有秀潤停蓄之態。如「化度寺邕禪師碑」最為明顯。


貳、歐體以瘦硬險勁為主體風格

歐陽詢筆力險勁為一時之絕,楷書筆意險崚,參差疏密得體,字形略長,以險勁為其特長,森森然如武庫矛戟。 ~_,H5Y @\7}0 &_‑wD T.g&rj0歐字以雄強為主,瘦硬,意态精密俊逸,其後寫的「虞恭公溫彥博碑」及「皇甫誕碑」過於險勁,骨力外露,缺少溫潤之色,此乃歐陽詢本人貫用之筆法本色。結體特色為「緊結」、為「縱緊」。

唐人評謂:「歐書如草裡蛇驚、雲裡電發,又如金剛怒目,力士揮拳。」元趙孟頫評謂:「清勁秀健,古今一人。」清劉墉謂:「難將棱角取豐神,渤海神仙自有真,枉捉許多犀象管,刀圭誤卻後來人。」他指出學歐字體容易呆板,成為滯筆,不可不慎。

參、歐體傳世碑帖

一、常見歐書碑刻有:

九成宮醴泉銘》:楷書,是歐陽詢的代表作,學歐書多以此為範本,魏徵撰文,唐大宗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立碑。書法嚴謹峭勁,不取姿嵋之態。

虞恭公碑》全稱《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也稱《溫彥博碑》:楷書,書此碑文時,已80高齡。唐大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立碑。

皇甫誕碑》全稱《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議明 公皇甫府 君之碑》,也稱《 皇甫 君碑》:楷書,是歐陽詢年輕時的作品,無立碑年月,碑藏於陝西西安

化度寺塔銘》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楷書,是歐陽詢得意的作品,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立。

二、其他行書有墨跡有:

【卜商讀書帖】、【張翰帖】、【度尚帖】、【仲尼夢奠帖】等。莫書有【千字文】。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羲之書法被稱書聖,非僅唐太宗一人的推崇而已,而是歷代眾書家的一致尊崇。其書法飄逸超塵的天才神韻,世人難學。至於歐顏柳的用筆功夫,則好學得多。歷代書家臨學各體,容易學好柳字、歐字、顏字,但真能寫出王羲之樣的人少之又少。(但蘭亭序是容易臨學的,因為蘭亭序是其七世孫智永的臨寫作品,其筆法與智永千字文甚像,故而易學。)

壹、王羲之楷書的飄逸超塵、靈動高妙

    王羲之字飄逸、運筆輕靈流暢、怡情雅性、筆法高妙生動。

一、楷學鍾繇:鍾繇為帖派第一位超級大師,為正書之祖,字體靈化,飄逸若仙,字跡靈動,變化無窮,備盡法度,歷代稱之妙絕。

學他者:王羲之、蕭子雲、祝枝山、王寵、傅山等歷代名書家。

二、王羲之字跡:字溫雅疏澹,寬博淳厚,質樸逸靜。歷代大書家,幾乎無人不臨摹。最適合學習的楷書名作:黃庭經等。

三、學王的名家

  1 智永:靈動自由,流美為尚,筆法盡變化之妙。

  2.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繼王羲之後,儒雅風貌,無人能及。

  3. 褚遂良之雁塔聖教序:妍美如嬋娟,

  4 薛稷的信行禪師碑:用筆纖瘦,疏通流暢。與褚字相去不遠。

  5. 趙孟頫:王羲之復古派的第一人,秀媚清勁,雅健洒落、純和奇偉、入古出古,頗得新意。著名:小楷道德經。

 

歐陽詢楷體嚴峻,固守樣式

  歐陽詢:除九成宮醴泉銘之清勁秀健外,勁險方厲、稜角如矛戟。歷代學歐的書家,除其子歐陽通外,無人要固守他的樣式,因為他的字窮極固守樣式,學他的人人人求變化,如柳公權、蔣中正等多求變化。

 

、顏真卿楷體雄偉磅薄

 顏真卿:端莊雄偉、大氣磅薄、方整茂密、拙勁豪宕。

顏真卿書法中最優不在楷,而在行草書,其中以【裴將軍詩】【蔡明遠帖】、【竹山堂詩】、【劉太沖帖】、【祭姪稿文】、【湖州帖】聞名,其中以【【裴將軍詩】【蔡明遠帖】、【劉太沖帖】最有具有豪邁的特徵。

學顏的書家甚多,學得好的也很多,如:宋朝蔡襄,曾書泉州萬安橋記幾近顏本人書寫。元代耶律楚材書跡似顏,筯筆功力甚佳。清朝劉墉、翁同龢、譚延闓等。

 

、柳公權楷體骨耿特立

 柳公權體取歐顏融合一體,骨鯁氣剛、耿介特立。初學者學之難脫重頓惡習。米芾認為顏柳為惡札,歷代學柳的書家不多。

 

、初學者為何不學王羲之楷書

原因如下:

一、                鍾繇與王羲之楷書的境界高妙,必須懸臂而書寫,一般初學者輕功不好,難以懸肘,所以不敢學。

二、                鍾王楷書靈動玄妙,深奧難領悟,一般人視覺不佳,難看出其高妙之處。

三、                歷代大書家幼時大皆學唐楷,但至功夫到位,乃返學鍾王,以至成家。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董陽孜的書法作品分析

 

一、論其書法的結構與空間

    其結構與行氣本不可能分離,因為她寫的大皆不是純楷書,而是行草書,所以談結構就不能離開對空間留白的解析。

1. 楷書字形體方正、內空間大,鬆多緊少,因線粗可壓縮其字內空間,來加強緊湊雄強感,所以顏體字能粗不能細。

2. 行書體則緊多鬆少,但字內空間仍較一般行書體多。性多圓轉少方折,重心不高。

3. 草書多與行書相呼應,草以空白宽大來顯其濶氣,行楷以粗黑聚散來顯其莊嚴顯目,二者在聚散間求其強烈默契,二者剛柔之間相調合。

 

 

二、論其雄強宽宏的氣勢

董陽孜的書法承襲顏真卿的行草書風,創新不多,大多草字貫通於行與楷之間。筆力雄渾不及顏真卿甚遠。雖點畫粗放豪邁、字體結構四方、氣韻奔騰者,但在視覺上雄壯與顏真卿仍有很大的距離。此點只要一見顏真卿斐將軍詩及耶律楚材的作品就可以明白了。

 

三、論其運筆法則

運筆上為求筆力雄渾,故需多用逆鋒起筆,行筆多中鋒,速度、澀度、乾濕三者互相應合,多用濃墨,紙求較少吸水而稍粗糙的宣紙,結體寬廣與快速流暢互相接應,雄強與流動互相變換。藏鋒則線性內斂。入筆用方時,外剛內柔;入筆用圓時,外柔內剛。因用「中鋒運筆」所以容易淳樸,不致於太花巧矯柔。

 

 

四、其字的特性

其字宜大不宜小,能動不能靜,這是她字的特質。

 

  • 上作品文字解:【瑟兮僩兮 嚇兮咺兮】 出自;【衛風 淇奧 瞻彼淇奧 綠竹猗猗 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 嚇兮咺兮 有匪君子 終不可諼兮】 其中【咺】字寫得太超過了,無法辨其字矣。

 

五、重佈局,缺文人風與自然美

由於一心追求創新和突破舊式傳統,強化西式的牽強佈局,字字經過刻意安排,常出現矯柔造作窘態,故神彩與氣韻上呈現優劣參差現象。其作品在少字數時意態尚能合一;然字多時,則少有一氣貫串之神情,遠離書法意韻為重的文人書風。

 

認識董陽孜

董陽孜女士於1942年出生於上海,八歲時開始學習書法,師大美術系畢業後赴美深造,取得麻州大學藝術碩士的學位,回台灣後全心投入書法藝術的創作,多研習魏碑和顏體,創作中溶入西洋構圖的理論,將現代平面設計與傳統書法融合,常創作巨幅作品,展現宏大氣勢的書法特質。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體指唐歐陽詢的楷書體,但事實上指【九成宮醴泉銘】的字體,因為歐陽詢除了【九成宮醴泉銘】及【化度寺塔銘外,其他碑字體與之大有不同之處,皆顯清勁秀健,勁險方厲、稜角如矛戟。

壹、九成宮醴泉銘碑與化度寺碑 76 歲的歐陽詢奉敇命為唐太宗書寫,故特參考虞世南筆法(王羲之之七代孫智永所傳筆法),除他原有的剛勁挺拔外,轉變為稍帶溫雅方正,高華莊重,氣象森嚴的不朽傑作。他以南北朝時代北碑的方筆,稍帶入王羲之等東晋筆法,帶動了南帖北碑筆法上的融和。用筆以方為主,以圓為輔,於崚削處有秀潤停蓄之態。如「化度寺碑」最為明顯。

貳、歐體以瘦硬險勁為主體風格

歐陽詢筆力險勁為一時之絕,楷書筆意險崚,參差疏密得體,字形略長,以險勁為其特長,森森然如武庫矛戟。歐字以雄強為主,瘦硬,意態精密俊逸,其後寫的「虞恭公溫彥博碑」及「皇甫誕碑」過於險勁,骨力外露,缺少溫潤之色,此乃歐陽詢本人貫用之筆法本色。結體特色為「緊結」、為「縱緊」。唐人評謂:「歐書如草裡蛇驚、雲裡電發,又如金剛怒目,力士揮拳。」元趙孟頫評謂:「清勁秀健,古今一人。」清劉墉謂:「難將棱角取豐神,渤海神仙自有真,枉捉許多犀象管,刀圭誤卻後來人。」他指出學歐字體容易呆板,成為滯筆,不可不慎。

唐人評謂:「歐書如草裡蛇驚、雲裡電發,又如金剛怒目,力士揮拳。」元趙孟頫評謂:「清勁秀健,古今一人。」清劉墉謂:「難將棱角取豐神,渤海神仙自有真,枉捉許多犀象管,刀圭誤卻後來人。」他指出學歐字體容易呆板,成為滯筆,不可不慎。

常見歐書碑刻有:

虞恭公碑》全稱《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也稱《溫彥博碑》:楷書,書此碑文時,已80高齡。唐大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立碑。

皇甫誕碑》全稱《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議明 公皇甫府 君之碑》,也稱《 皇甫 君碑》:楷書,是歐陽詢年輕時的作品,無立碑年月,碑藏於陝西西安

其他行書有墨跡有:【卜商讀書帖】、【張翰帖】、【度尚帖】、【仲尼夢奠帖】等。莫書有【千字文】。

化度寺塔銘》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楷書,是歐陽詢得意的作品,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立。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       其一生最佳之作【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

見於http://www.flickr.com/photos/narwal/3669993726/

運筆形式頗似沙孟海。但沙孟海比他年輕,故可見是不謀而合自然相似。

蔣介石在一九七二年七月的右手肌肉萎縮之前,他曾經掙扎著以毛筆寫了一幅字,書謂: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其中的【置、度、興、亡、為】等多字都近似山谷的字體,連用筆都有山谷的顫筆寫法。當然一般人以他89高齡說他因肌肉無力,好像也說得通。但其實書法本無需用力,從這幅作品來看氣魂非凡,偉岸高古,是蔣介石一生中最佳作品之一,更絕不是精神頹廢下可以寫出來的。

 

貳、蔣介石一生學書法書體甚多

    他一生學過多體書帖,至少如下七人。有人說趙孟頫,但我還沒看得很明顯的趙孟頫體勢。

 

一、學歐陽詢最深,運用最廣

  其一生大半字跡最接近歐陽詢卜商帖。

 比較蔣介石書體如下:

  

二、李邕筆法(中楷書)

http://liudm9898.vip.blog.163.com/blog/static/8321059720081112233774/

其中字楷書端莊典雅,從其【相關若驂之靳….】一文來看,其從少年起對書法有相當深入學習,否則不可能有如此成就。單看此篇功力,就絕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功力了。

 

三、柳公權筆法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shhsh0003.htm

在編號3的【忠勇為愛國之本,】中,更是如此。

 

 四、顏真卿楷書風格

在下列作品【樂善不倦】擘窠榜書中,看到顏真卿楷書的書法與風格。

http://big5.chinayigou.com/news/Article/szyl/wmys/wxms/201106/122745.html

 

五、黃山谷筆法與結構

看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書法作品集中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shhsh0003.htm

 多處可以看到黃山谷的書法結構習性

蔣介石書法學黃庭堅是當時官場常識,許多政要都成為黃山谷的擁戴者。當時甘肅軍閥魯大昌也收藏一件黃庭堅行楷長卷。蔣介石對黃庭堅的字與詩都有同等喜愛。在一九七五年四月初高齡八十九歲的蔣介石呼喚值班的臺北榮民總醫院護士 羅 小姐。說:【妳替我念幾首描寫清明節的古詩吧!】蜜斯羅唸到最後一句:「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蔣介石臉上肌肉突然略微抽搐了一兩次,他說,這首詩寫得好,你多念幾遍。宋朝詩人黃庭堅〈清明〉詩謂:「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也許巧合,蔣介石對黃庭堅的字與詩都有同等喜愛。在一九七五年四月初高齡八十九歲的蔣介石呼喚值班的臺北榮民總醫院護士 羅 小姐。說:【妳替我念幾首描寫清明節的古詩吧!】蜜斯羅唸到最後一句:「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蔣介石臉上肌肉突然略微抽搐了 一兩 次,他說,這首詩寫得好,你多念幾遍。 

 

六、曾國藩結體形式

http://liudm9898.vip.blog.163.com/blog/static/8321059720081112233774/

從【讀書上體認道理、日用閒磨砥精神】、【振作精神】、【犧牲】三作品中,可看到曾國藩的結體形式。

  

米芾筆法

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書法作品集中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shhsh0003.htm

還看到上列作品中【隔窗雲霧生衣上,捲幔山泉入鏡中。】竟也看到米芾的筆法,

其間也夾雜著他慣用的柳公權筆法。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法中只有【吳中三大家】沒有 提到【四大家】,但若要在吳門之中,增選到四大家,可能是陳淳或沈周,也不可能提名唐寅。因為唐寅在書法的功夫、體勢與氣韻上的表現,大大不如沈周及陳淳。詳論如下:

一、以書法論【吳中三大家】:當為【祝枝山、文徵明、王寵.】.

若要硬湊到【吳中四家】,可以加的人選,當為陳淳,或沈周,而不會是唐寅。

因為唐寅書法無論在功夫、體勢與氣韻上的表現,均大大不如陳淳及沈周。文徵明與祝允明、王寵,同被譽為明代中期書法「三大家」,至於陳淳是文徵明的學生,書畫均有佳

陳淳14831544),精於經學、詩文、書法、篆籀。好畫事,曾師事文徵明,是明代中後期書風轉變的過渡關鍵人物,早年書法,得益於文徵明,風格清秀俊雅;中年後轉為草書,晚年則多出狂草。明代畫家莫是龍評他:「筆氣縱橫,天真爛漫,如駿馬下阪,翔鸞舞空」可見其蒼勁狂肆,達到人書俱老的境界。

 

沈周是開吳門書畫風氣之先、為明代獨領風騷的書畫巨匠!他的書學刻意越過時尚的館閣體和趙體,直追宋代黃山谷之尚意書風,故其書法,筆力遒勁沉著,瘦硬有神,然因其人品敦厚謙恭,使其書風顯現出一種去盡塵渣的甘醇韻味。

 

故此,近幾年石頭出版社所出書法的精華專論書籍【書藝珍品賞析系列】中,選錄陳淳及沈周專論,但沒有唐寅的專論內容。

 

 

二、以才子論「吳中四才子」當為【徐禎卿、祝允明、唐寅、文徵明】,根據.《明史·卷二百八十六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徐禎卿,禎卿少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齊名,號「吳中四才子」。禎卿體臒神清,詩熔煉精警,為吳中詩人之冠,年雖不永,名滿士林。

徐禎卿書法亦是一絕,王世貞《藝苑卮言》:「待詔小楷師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師懷素,行筆仿蘇(軾)、黃(庭堅)、米(芾)及《集王書聖教序》晚歲取《集王書聖教序》損益之,加以蒼老,遂自成一家。」

 

三、以書畫論「吳中四才子」當為【仇英、沈周、唐寅、文徵明】

沈周不僅書法上屬明代書法之高層,尤其他明中葉畫壇上四大藝術家(另三人為文徵明、唐寅、仇英)之一,人稱江南“吳門畫派”的班首,在畫史上影響深遠。說他是該派之首。

四、吳門書派自沈周起,中止館閣習氣,書壇始出現新氣象

抄錄書藝珍品賞析【沈周】一冊第30頁,作者方展里所撰述如下: 明初的書壇繼元末餘緒,為趙孟頫風所壟斷,在永樂、宣德時期(1403~1435),沈度、沈粲的書法享有盛名,二沈從趙而出,由於皇帝的喜好,為朝堥書寫用途之需,遂形成館閣專門。館閣書法下筆圓滑純熟,是秀美柔媚的風格。自此以後,仿效館閣體成為風氣,以致書道日衰,每況愈下,......
李應禎在晚年也後悔曾入館閣之門,而以致無成。李應禎是祝允明的岳父,也是文徵 明的 老師。
....
沈周、吳宽也是文徵 明的 老師,分別教導文徵明繪畫和古文,他們的突破窠臼的樣式,以李應禎的悔悟,對其後【吳門三家】的祝允明、文徵明和王寵都有深刻的影響。

文徵明是沈周的入室弟子,他們情誼極深,其書法受沈周的影響,十分自然和明顯.....吳門書派自沈周開始形成,中止對趙體及二沈遞相模仿的習氣,使書壇出現新氣象。】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現代書法思想家【陳振濂】教授是新時代的書法熱潮中誕生的一位重要人物,一直以來,他成果多、成就高,在書法教育、理論和創作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領軍作用。

李立中曾為他編過《思想的軌跡—— 陳振濂 教授學術演講錄》一書,清晰述說 陳振濂 教授三十餘年來思考、探索、判斷、堅持與妥協、進取與退避。

一、學術成就

   陳振濂是一位現代思想敏銳成就卓越的理論家。

1.    主張書法理論研究是獨立的,不依附於創作實踐的, 陳 教授努力嘗試著為當代書法創作提供更新更豐富的視覺審美體驗和圖式,這與他一貫宣導的書法創作的原創性精神是一致的。

2.    堅持將理論研究(書法創作理論)與書法創作實踐相結合,以理論研究成果來指導書法創作。創作需蘊涵豐富審美情趣。書法藝術創作在於表達書家之,而所表達可視的線條、結構、章法及墨色等要素是書家達意之

3.    提倡書法創作的原創性。近幾年提倡新帖學新碑學草聖追蹤閱讀書法,等等新理念中,質疑挑戰過去書史上的所謂常識。因此,乍一看來顯得格外得驚世駭俗,對當代書壇產生強烈震盪,在對他有極大聲譽的同時,也帶來不少爭辯和批判的聲音

二、展覽

2009. 12310日,《意義追尋——陳振濂書法大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覽陳振濂近期創作200餘件書法作品,涵蓋了八個作品類別。無論在內容還是在形式方面,都體現出鮮明的原創性研究性的特點。展覽分為兩個塊面,一是【觀賞書法】部分,有榜書巨制古隸新韻簡牘百態草聖心性四大類。二是【閱讀書法】部分,有名師訪學錄西泠讀史錄金石題識錄碑帖考訂錄四大類。此八大類展品充分展示陳振濂作為當代書法領軍人物的氣度與魅力。

三、經歷

陳振濂,號頤齋,原籍浙江鄞縣,1956226生於上海,1979年入浙江美術學院,師從陸維釗、沙孟海、 諸樂三 教授,獲書法學碩士學位。 1981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1993年任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調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兼藝術學系主任、浙江大學中國藝術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其後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全國中青展評、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浙江書協副主席、西冷印社副社長、浙江文聯副主席、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兼藝術系主任、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西泠印社》社刊主編。2007年被評為年度書畫十大影響力人物,現為國家級專家。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1128,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杭州召開。來自全省書法界的代表歡聚一堂,認真總結五年來的成績和經驗,明確今後五年的目標和任務,共商我省書法事業繁榮發展大計。大會選舉產生了省書法家協會新一屆理事會和主席團,鮑賢倫當選為主席,陳振濂、王冬齡、等多人為副主席。大會牢牢把握改革創新的要求,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出色的藝術勞動,為推進文化作出積極貢獻。五年來浙江書壇湧現一批較強創作實力的優秀書法人才,創作了一批具有一定影響的代表作品,有10件作品獲全國金獎或一等獎。杭州市、紹興市被中國文聯、中國書協命名為中國書法名城,紹興縣、桐鄉市、義烏市被命名為中國書法之鄉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陽詢生於557年(南朝敬帝太平二年),陳朝大司空歐陽頠孫。13歲時,父歐陽紇任陳朝廣州刺史舉兵反陳,失敗被殺,全家受株連。歐陽詢幸免於難被父舊友中書令江總收養,督教經史書法。

歐體指唐歐陽詢的楷書體,但事實上指【九成宮醴泉銘】的字體,因為歐陽詢除了【九成宮醴泉銘】及

化度寺塔銘外,其他碑字體與之大不同,皆顯清勁秀健,勁險方厲、稜角如矛戟。

 

壹、九成宮醴泉銘碑與化度寺碑

76 歲的歐陽詢奉敇命為唐太宗書寫,故特參考虞世南筆法(王羲之之七代孫智永所傳筆法),除他原有的剛勁挺拔外,轉變為稍帶溫雅方正,高華莊重,氣象森嚴的不朽傑作。他以南北朝時代北碑的方筆,稍帶入王羲之等東晋筆法,帶動了南帖北碑筆法上的融和。用筆以方為主,以圓為輔,於崚削處有秀潤停蓄之態。如「化度寺邕禪師碑」最為明顯。


貳、歐體以瘦硬險勁為主體風格

歐陽詢筆力險勁為一時之絕,楷書筆意險崚,參差疏密得體,字形略長,以險勁為其特長,森森然如武庫矛戟。 ~_,H5Y @\7}0 &_‑wD T.g&rj0歐字以雄強為主,瘦硬,意态精密俊逸,其後寫的「虞恭公溫彥博碑」及「皇甫誕碑」過於險勁,骨力外露,缺少溫潤之色,此乃歐陽詢本人貫用之筆法本色。結體特色為「緊結」、為「縱緊」。

唐人評謂:「歐書如草裡蛇驚、雲裡電發,又如金剛怒目,力士揮拳。」元趙孟頫評謂:「清勁秀健,古今一人。」清劉墉謂:「難將棱角取豐神,渤海神仙自有真,枉捉許多犀象管,刀圭誤卻後來人。」他指出學歐字體容易呆板,成為滯筆,不可不慎。

參、歐體傳世碑帖

一、常見歐書碑刻有:

九成宮醴泉銘》:楷書,是歐陽詢的代表作,學歐書多以此為範本,魏徵撰文,唐大宗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立碑。書法嚴謹峭勁,不取姿嵋之態。

虞恭公碑》全稱《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也稱《溫彥博碑》:楷書,書此碑文時,已80高齡。唐大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立碑。

皇甫誕碑》全稱《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議明 公皇甫府 君之碑》,也稱《 皇甫 君碑》:楷書,是歐陽詢年輕時的作品,無立碑年月,碑藏於陝西西安

化度寺塔銘》全稱《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楷書,是歐陽詢得意的作品,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立。

二、其他行書有墨跡有:

【卜商讀書帖】、【張翰帖】、【度尚帖】、【仲尼夢奠帖】等。莫書有【千字文】。

郭群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